初中語文常用知識點整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中語文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廣,很散,需要我們集中進行整合,確保我們的知識點不會遺漏,而且要用的時候可以方便查閱。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huán)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jù)形式:事實論據(jù)、 道理論據(jù)。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jù)能否表現(xiàn)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jié)(開端 /發(fā)展 /高潮 /結(jié)局 ) 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 社會環(huán)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jù)、 論證。

  議論文結(jié)構(gòu)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jié)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 發(fā)展、 高潮、 結(jié)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diào)或著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xù) ④表話題轉(zhuǎn)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shù)字、 分類別、 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 ②現(xiàn)象←→本質(zhì) ③原因←→ 結(jié)果④慨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神態(tài)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guān)聯(lián)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后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nèi)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xù)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鋪墊)、照應(yīng)(呼應(yīng))、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后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復句類型:①并列復句 ②轉(zhuǎn)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shè)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俦扔魇拐Z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diào)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輰ε际拐Z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shè)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diào)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第八部分

  一、掌握說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 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zhì)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diào)了……的特點.

  8列數(shù)字: 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特點, 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二、感悟說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shù)、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么?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zhì).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qū)別,一定要結(jié)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yōu)?ldquo;…“,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jié)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三、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舉例子、提建議、說看法或暢想未來.

  1、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yīng)(呼應(yīng))、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象征(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征。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后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后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nèi)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diào)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側(cè)面(間接)描寫:側(cè)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jié)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nèi)容前后照應(yīng),情節(jié)嚴絲合縫。

  (8)照應(yīng):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 散文:反復地抒發(fā)××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lián)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nèi)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xiàn)主題服務(wù)。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56339.html

相關(guān)閱讀:專家指點:培養(yǎng)學習初中語文的12個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