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
原文: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
“
子必窮矣。
”
魯人曰:
“
何也?
”
曰:
“
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
【注釋】
[
①
身:自己。
②
屨(
jù
):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③
縞(
gǎo
):白絹,周時人用縞做帽子。
④
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
⑤
跣(
xiǎn
):赤腳。
⑥
被:同
“
披
”
。
譯文:魯國有個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編織鞋子,(他)老婆善于織縞(生絹),(他)想移民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
“
您(去越國)必然會窮的。
”
(那)魯國人說:
“
為什么?
”
(回答)說:
“
屨是用來穿的,但是越人赤腳走路;縞是用來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發(fā)。以您的所長,去到不使用(你的產(chǎn)品)的國家,想讓(自己)不窮,這可能嗎?
”
閱讀:
1
、解釋加點的詞語。(
2
分)
(
1
)或謂之曰
(
)
(
2
)屨為履之也(
)
(
3
)而越人被發(fā)(
)
(
4
)以子之所長(
)
1
、(
1
)有的人(
2
)穿(
3
)同
“
披
”
,披著(
4
)用、憑
2
、下面句子中的
“
窮
”
字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
)(
2
分)
A
、子必窮矣
B
、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C
、窮困潦倒
D
、無窮無盡
2
、
D
3
、翻譯句子。(
2
分)
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
3
、魯國有一個人自己善于編織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紡紗,他們想一起遷徙到越國。
4
、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回答魯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2
分)
4
、以子之所長,游與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5
、簡要概括這篇寓言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
2
分)
5
、有一對善于編織和紡紗的夫妻,想要遷徙到越地去。有一個人勸他們不要去,因為這兩種手藝在那里沒有用。
6
、本文的主題可以有多種理解,請寫出來(至少三種)。(
2
分)
6
、
①
要根據(jù)社會實際需要決定行動,否則,非碰釘子不可。做事情不能想當然,要經(jīng)過實地考察,或多方面收集相關(guān)材料。
②
不要依靠舊有的經(jīng)驗去解決新的問題。
③
發(fā)展事業(yè)要善于揚長避短。
④
堅持自己的主見和聽取別人的意見要結(jié)合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59172.html
相關(guān)閱讀:
“建中四,項城為叛軍困”閱讀答案
《孔子相衛(wèi)》閱讀答案(包頭中考)
“劉式字叔度。少有志操”閱讀答案
沈復(fù)《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節(jié)選(附答案)
“大用則王、小用則亡”閱讀答案
《孔子相衛(wèi)》閱讀答案(包頭中考)
“劉式字叔度。少有志操”閱讀答案
沈復(fù)《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節(jié)選(附答案)
“大用則王、小用則亡”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