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亡馬,
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
君子不以畜害人。吾聞食馬肉不飲酒者,傷人。”
乃飲之酒。居三,穆公伐晉,三百人者聞穆公為晉所困,椎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于是穆公獲晉侯以歸。
26.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
分)
⑴
居
三
(
)
⑵
得而共
食
之
(
)
⑶
乃
飲之酒
(
)
⑷
穆公
為
晉所困
(
)
27
.
(2
分)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與“
不以畜害人”中的“以”相同的是(
)
A
、以為順流下矣 B
、此獨以跛之故C
、以
德服人
D
、以
報食馬之德
28
.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2
分)
吏逐得,欲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作為青少,我們應該向秦穆公學習什么品質?(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請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共2
處)(2
分)
穆 公 卒 得 以 解 難 勝 晉 獲 惠 公 以 歸
9.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
分)
亡
其駿馬(
▲
)
居三(
▲
)
遂潰圍(
▲
)
10.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
分)
即以次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
▲
11.
選文最后一句話“此德出而福反也”
是否顯得多余?
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3
分)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8.
(2
分)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劃對一處得1
分)
9.
(3
分)(1
)丟失(2
)經(jīng)過,過了 (3
)于是,就
10.
(2
分)(秦穆公)于是依次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慚愧的離開了。
11.
(3
分)不多余。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總結全文,對秦穆公
以德服人、因德得福作出評論(1
分);“德出”概括了上文駿馬被人宰殺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眾人食馬肉致死,親手給他們斟酒喝;(1
分);“富反”點明后來秦穆公遭晉國圍攻,得到食
馬人的救援,解除危難,并戰(zhàn)勝了晉國。(1
分)
【譯文】
秦穆公曾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就親自出去找尋,結果看見有人已經(jīng)殺掉了自己的馬,正在一起吃著馬肉。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這些人都驚恐的站了起來。秦穆公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依次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慚愧的離開了。過了三,晉國攻打秦穆公
,晉兵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都說:“咱們可以用出力為君王拼死作戰(zhàn)的方式,來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了。”于是沖散了晉軍的包圍。穆公終于幸免于難,并打敗晉國,抓了晉惠公回來。像秦穆公這樣的道德行為做出來,就必然會有好事到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68373.html
相關閱讀:“明末高郵,有袁體庵者,神醫(yī)也”閱讀答案
“解元,字善長,吉安吉水人”閱讀答案
《目不見睫》閱讀答案【?江西省中考】
《孔子相衛(wèi)》閱讀答案(包頭中考)
《伯夷叔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