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且
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日:“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鷸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鲆嘀^鷸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
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攻,以敝
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愿王熟計議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
選自《戰(zhàn)國策》)
【注釋】①鷸(y
ù)
:一種水鳥。
②
箝(qi
án)
:夾住。
③
喙(hu
ì)
:嘴。
1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
趙且
伐燕(
)
(2)
以敝
大眾(
)
2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
分)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擒之。
3
.請寫出選文包含的一個成語,并說說它給你的啟示。(2
分)
4
.為什么蘇代能說服惠王中止出兵?(3
分)
參考答案:
1
、(1)
將要
(2)
使……
勞苦(
貧困)
2
、兩個都不肯放掉對方,(
一個)
打魚人把它們一起捉住了。
3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或:鷸蚌相爭、鷸蚌相持)
啟示:面對矛盾(
沖突)
,要以理智、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避免兩敗俱傷。
4
、(1
)從蘇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
諷喻或類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
分)②
態(tài)度誠懇。為燕趙雙方的利益著想,陳述利害,入情入理。(1
分)
(2)
從惠王的角度看:善于聽取別人的建議。(1
分)
參考譯文:
趙國將要進攻燕國,蘇代為燕國去跟趙惠王說:“這次我來,路過易水,一只蚌剛好出來曬太陽,而一只鷸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殼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蚌也對鷸說:‘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會有死鷸!瘍蓚都不肯放掉對方。(一個)打魚人把它們一起捉住了,F(xiàn)在趙國馬上要起兵進攻燕國,燕趙兩國長期互相攻戰(zhàn),而使民眾勞苦貧困,我深恐強大的秦國會馬上成為那個打魚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細考慮考慮。”惠王說:“好!庇谑侵兄沽诉@件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71634.html
相關(guān)閱讀:《后漢書?李恂傳》閱讀答案
沈復(fù)《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節(jié)選(附答案)
沈復(fù)《浮生六記?醉圖蘭影》閱讀答案
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閱讀答案
“曹瑋知鎮(zhèn)戎軍日”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