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礎(chǔ)知識
(一)文學常識本文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
(二)文言詞語
1
.
詞類活用【湍】急流。【奔】飛奔的馬!拒庡恪客咛幒瓦h處伸展。軒,高。邈,遠。
2
.通假字【轉(zhuǎn)】通“囀”,鳥叫聲!痉础客“返”。【見】通“現(xiàn)”,露出。
3
.常規(guī)詞語【風煙】煙霧。 【共色】一樣的顏色。 【從流】隨著江流。從,順,隨。 【縹(pi
ǎo
)碧】青白色。 【無礙】毫無障礙。
【甚箭】比箭還快。
【夾岸】兩岸。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綠而密。【負勢】憑依高峻的山勢。負,依憑。 【競上】爭著向上。競,爭。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俱鲢觯╨
íng
)】形容水聲激越。 【作響】發(fā)出聲響。 【相鳴】互相和鳴!境身崱啃稳萋曇艉椭C動聽。韻,和諧的聲音。 【千轉(zhuǎn)】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窘^】停止。【鳶 (yu
ān)
飛戾(l
ì)天】鳶飛到天上,這里比喻極力追求功名的人。鳶,一種兇猛的鳥。戾,至!鞠⑿摹科较嶂怨γ摹!窘(jīng)綸】籌劃,治理。
【柯(k
ē)
】樹木的枝干。 【蔽】遮蔽。
【猶】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
閱讀探究
1
.
表明富春山天朗氣清的壯麗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風煙俱盡,天山共色。
2
.
既寫出江流宛轉(zhuǎn),小舟隨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現(xiàn)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閑適隨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從流飄蕩,任意東西。3
.
總寫所感,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語句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
.
作者是怎樣有層次的描繪“異水”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先寫“緩流”,突出澄澈(游魚細石);再寫“急湍”,突出兇猛(急湍、猛浪)。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
5
.
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奇山”的?①
整體形象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②
生長狀態(tài)奇。兩岸峭壁,皆生寒樹,層巒疊嶂,③ 自然聲音奇。
從聽覺寫泉音、鳥鳴、蟬嘶、猿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交響曲
6
.
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的句子是什么?這句對寫“奇山異水”有什么關(guān)系?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有這樣的“奇山異水”,必然有人的足跡,有人的觸景之情,這句是游覽者自然生發(fā)的感情。同時這句又是側(cè)面著筆,通過襯托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異水”。
7
. 結(jié)尾“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復(fù)渲染的作用。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yīng)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二是使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開頭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繚繞。
三、
拓展延伸
1
.
由“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兩篇文言文中的話?寫出相應(yīng)語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記》)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2
.
由“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你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現(xiàn)象?
富貴人雖然自有他們的享受,但是未必沒有煩惱;而遁跡山林的人固然有種種不便,但其快樂是無法比擬的。
四、
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73975.html
相關(guān)閱讀:《隆中對》閱讀答案
《親愛的爸爸媽媽》精讀精練(附答案)
八級上冊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蠟燭》有答案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
閱讀《王幾何》(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