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史部分學習方法和復習策略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從專題的角度看,文化史在高考試題中占有相當?shù)谋壤?004年文綜試題(全國卷)中I卷單選題中直接考查文化史的是第15、16、17、18、24題,占本學科分數(shù)的20%;以文化史為切入點或相關的還有第14、19題,占8%。而以文化史為切入點的政史、史地結合的綜合題也在屢次考試高考中出現(xiàn),所以對文化史,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史的知識的掌握就提到了新的高度。

縱觀近年歷史學科高考試題,可以歸納為兩個特點:一:“不變”。仍是以知識為載體,是以能力立意;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強調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運用知識的方法,體現(xiàn)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發(fā)展現(xiàn);試題綜合性強,既包括學科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也引進跨學科的綜合。二:“變”。體現(xiàn)在試題反映或折射出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不回避熱點問題:如2004年的三農問題與經(jīng)濟全球化。

針對這樣的特點我們要加強對主干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以不變應“萬變”;同樣也要關注時事熱點問題,以變應“變”,F(xiàn)就這兩個問題談一點對中國古代文化史學習的方法。

一、中國古代文化史基本知識整合與應試

教材對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劃分是以時間為序,從先秦開始,經(jīng)歷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而每一時期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階段特征,這是我們答題時的思路軸心;其次必須記住并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內容,這是獲得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基礎知識分的重中之重;最后要選擇典型題作練習,并對其進行分析,能夠聯(lián)系其他知識點,舉一反三。

首先,我們分析每一時期的文化階段特征。

(1)先秦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思想科技和文藝成就奠定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全部基礎;

(2)秦漢:科技文化大發(fā)展,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的結合,奠定了中國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3)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科技繼續(xù)進步,思想方面儒、道、釋開始互相滲透;

(4)隋唐:博大精深、全面輝煌,在所有文化領域都有突出成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

(5)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我國古代文化達到了高度繁榮的水平,四大發(fā)明完成,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6)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承古萌新,西學東漸,古典文化進入總結時期成就突出。

其次,我們要注意其最重要的知識點,也就是在高考中常出現(xiàn)的考點,并要對其進行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75036.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社會生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