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再見藤蘿 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再見藤蘿

孫犁

樓下小花園,修建一座藤蘿架。走廊形,鋼筋水泥,涂以白漆。下面還有供游人小憩的座位。但藤蘿種了四五,總爬不到架上去。原因是人與花爭位,藤蘿一爬到座位那里,妨礙了人,人就把它扒拉到地上去,再爬上來把它的尖子揪斷,所以直到現(xiàn)在,藤條已經(jīng)長到拇指那么粗,是東一條,西一條,胡亂爬在地上。

藤蘿這種花也怪。不上架不開花,一上架就開了。去冬天,有一位老人,好在這里休息曬太陽,他閑著沒事,隨手抓了一條塑料繩子,把頭起的一枝藤條系到架上去,今開春,它就開了一簇花,雖然一枝獨秀,卻非常鮮艷。

正當(dāng)藤蘿開花的時候,有幾位輕母親,帶孩子來這里坐,有一個女青,聽口音、看穿衣打扮,好像是誰家的保姆,也帶了一個小孩,來架下玩耍。這位小保姆,個兒比較高,長得健康又俊俏,她站在架下,藤蘿花正開在她的頭上,在早晨的陽光照耀下,就好像誰給插上去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婦女服飾大變,心態(tài)也大變。只要穿上一件新潮衣裙,理上一個新潮發(fā)型,就是東施嫫母,也自我感覺良好,忽然變成天仙。她們聽著腳下高跟的響聲,聞著臉上粉脂的香味,飄飄然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這位農(nóng)村來的女青,站在這些人中間,顯得超凡脫俗。她的美,是一種自然美,是天生的,不是人為的,更沒有描眉畫眼的做假。她好像自覺到了這一點,所以她站在這些時髦婦女中間,絲毫沒有“不如人家”的感覺。她談笑從容,對答如流,使得這些青主婦們,也不能輕視她的聰明美麗。她成了談話的中心,鶴立雞群。

藤蘿架旁,每天還有一些老婦女練功。教她們的,是一位帶著江湖氣味的中人。這是一位熱心公益的人,見到藤蘿散落地下,在他的學(xué)生們到來之前,他就找些繩索,把它們一一系到架上去。估計明春季,藤蘿架上,真的要繁花似錦了。


1
、解釋下面兩個詞語

①東施嫫母:

②鶴立雞群:

2
、文章從題目到正文,處處都沒有離開“藤蘿”,其作用是:


3
、本文在寫作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有舉例加以說明。


4
、試說說“估計明春季,藤蘿架上,真的要繁花似錦了”這句話的深意。



答案:

1
、①長得很丑的女性。東施、嫫母,古代丑婦 ②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2
、以藤蘿為背景、為線索、為襯托,并以此聚合人物,展現(xiàn)風(fēng)貌。

3
、強(qiáng)烈的對比(或“正反對照”)。具體表現(xiàn)在時髦城市婦女和農(nóng)村女青身上的對比,在主婦和保姆之間,表現(xiàn)一個浮華一個樸素,感情的天平傾向了對自然美的歌頌。

4
、“熱心公益的人”的美好德行潛移默化地感染著他人,美好風(fēng)尚的形成使得這棵藤蘿一定會枝繁葉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83287.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的媽媽從來不笑(15分)》閱讀答案
大自然之歌 閱讀答案(廣東佛山)
“一個出身貧苦的男孩,為了積攢學(xué)費而換家挨戶地推銷商品”閱讀
《戲霸》閱讀答案
你為什么拿這一個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