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說明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千門萬戶 ① 門是什么,本身就是一個說不清的問題。 ② 紫禁城里重重墻院、上百座院落、近萬間房屋,到底有多少門,很難說清楚。這 些門的形式多種多樣,到底有多少種門,也真 千門萬戶
 、
門是什么,本身就是一個說不清的問題。
 、
紫禁城里重重墻院、上百座院落、近萬間房屋,到底有多少門,很難說清楚。這
些門的形式多種多樣,到底有多少種門,也真是很難說清楚! 
 、
最高大、最威嚴的自然是紫
禁四門——
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午門為最。
 、
天子面南而王。南門為皇宮正門,正南在建筑方位中屬午位,故名午門。午門通高37.95
,比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太和殿還高,足見其皇宮第一門、天下第一門的地位。13
高的紅色城臺三面圍合,城臺上五樓聳峙,廡(正房對面或兩側(cè)的小屋子)廊通貫。正樓重檐廡殿闊60.05
,進深25
;前后出廊,建筑面積1773.3
平方米
。正樓兩側(cè)及兩翼城臺南端各有一座重檐四角攢尖闕樓,合稱五鳳樓。
 、
午門是歷朝歷代的獻俘處,明萬歷皇帝、清乾隆皇帝都曾四次親御午門城樓受獻俘禮。彼時彼刻,定然一派威風凜凜、威儀天下的氣勢。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太和殿前隆重舉行受降侵華日軍獻俘禮,大概與午門受獻俘禮不無關(guān)系。皇帝們也常常把午門作為處罰不聽號令者之地。正德十四,明武宗朱厚照,因眾多官員聯(lián)名上疏阻其出游獵艷,惱羞成怒,竟罰146
位大臣跪午門, 5
天后又在午門外“
廷杖”
,當場杖斃11
人。與此行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康熙皇帝。僅15
歲的康熙皇帝為解決明末以來的中西歷法之爭,讓主張吸收西法的傳教士南懷仁與反對變更傳統(tǒng)歷法的吳明煊等,先后在午門外廣場和觀象臺,當著王公大臣的面,各自計算、驗證天象。結(jié)果,“
南懷仁逐款符合,吳明煊逐款皆錯”
,康熙皇帝遂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jiān)監(jiān)副,并下令采用其中西合璧的新歷。

最雍容最從容的是太和門、乾清門。太和門是紫禁城中規(guī)格最高的宮門。乾清門是清代極為重要的政務場所。走進太和門、乾清門,覺得不是進了門,而是登了堂入了室,因為這兩座極為重要的門是殿堂式的。能開能合的門在最后邊,門的前面是開闊敞亮的可以充分利用的廳堂。這兩處正是明清兩代“
御門聽政”
之處。門即殿堂,當門聽政議政行政,有“
門”
沒“
門”
皆決于門。
  ⑦
紫禁城里的千門萬戶有太多的歷史、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規(guī)矩,是永遠說不完說不清的。其實,門是什么,本身就是一個說不清的問題。是通路還是阻隔?是為了關(guān)還是為了開?為了拒絕還是為了迎接?為了守衛(wèi)還是為了交流?

即位的帝王從前門午門進宮,亡國的崇禎和末代皇帝溥儀從后門神武門
出走。曾經(jīng)權(quán)傾朝野的和?20
大罪中第三條為“
肩輿①
直入神武門”
。如今每900
萬游客進出紫禁城,可謂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但很少有人想到當《大明律》的規(guī)定:擅入皇城者,杖一百,充軍邊遠。向?qū)m城投石、射箭或持利刃入宮門者,處極刑。明清的紫禁城一如其名,門禁森嚴! 
【注釋】①
肩輿:乘坐由人抬的高級轎子。
16.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2
分)
17.
第④
段主要運用了

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4
分)
18.
概括地說在明清兩代,午門前實施的政治活動主要有:(1


;(2


;(3


。(9
分)
19.
閱讀全文后,嘗試回答作者在第⑦
段提出的某一個疑問,結(jié)合文中例子加以說明。(5
分)

參考答案:
16.
(2
分)紫禁城的門
17.
(4
分,每空2
分)列數(shù)字
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更具體準確地說明午門的高大、威嚴。
18.
(9
分,每空3
分)舉行獻俘禮
處罰不聽號令的大臣
公開政務,決斷政策
19.
(5
分)答題要點:選擇一個問題加以回答;舉出文中至少一個例子;簡單分析該例子與問題之間的關(guān)系。
如:是通路還是阻隔?帝王從宮門進進出出,宮門對君王是“
通路”
;大臣和?卻因此獲罪,對大臣們而言又是阻隔。
是為了關(guān)還是為了開?
在封建帝王時代,紫禁城的門對民眾是“
關(guān)”
,《大明律》對擅入宮門者有嚴苛的懲罰;但今天,紫禁城的門對民眾開放,任游客參觀。
為了拒絕還是為了迎接?
明武宗朱厚照借宮門拒絕了向他進言的忠臣們;而清康熙帝向王公大臣們打開了宮門,
讓他們公開地辯論政事,顯然他打開宮門廣開言路。
為了守衛(wèi)還是為了交流?
紫禁城的門任何人都不能擅入,這些門守衛(wèi)著皇宮、帝王;而太和門、乾清門又是帝王與王公大臣們議事的重要場合,用君臣的交流。
只從一個角度分析,結(jié)合文中實例
的給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83318.html

相關(guān)閱讀:閱讀《人與那種動物氣味相投?》
《聲??爆竹聲中話耳鼓》閱讀
成語里的歌聲 閱讀答案(山西)
指紋的奧秘 閱讀答案
《關(guān)于“文明旅游”的主題閱讀》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