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夏璣吳縣人,父嘗夜坐憑窗,月陰中,見一白晰少醉行,父曰:"誰家嗜狂藥若此?"逼近叩門,乃璣也,父置不言。
后登第,赴選,父戒以前日狀,遂受嚴教,終身不飲酒。
后為河南道御史,焚黃[注①]先塋[注②],撫軍親詣塋前,酌酒半卮以慶,且曰:"榮先矣,可飲此,九泉之下,已樂有榮封,少輟戒,無傷也。"璣流涕卻之,卒不飲。
注①:焚黃:古人升官時焚疏表以告祖先,用來顯祖德,表示孝道。
注②:先塋:指祖墳。
《窗前的樹》閱讀答案
張抗抗散文《窗前的樹》閱讀答案
《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張抗抗《夢幻同里》閱讀答案
1. 甲文通過對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和生活情趣。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派讲辉诟,有仙則名 (
)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乔穱L夜坐憑窗(
)
⑷逼近叩門,乃璣也。(
)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趴鬃釉疲汉温校
、骗^流涕卻之,卒不飲。
4.甲文中既說"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么?
5.甲乙兩文都涉及到修養(yǎng)身心的問題,請你簡要評析夏璣其人,然后反省自己,從小父母給過你哪些教誨,你是否能始終奉行不渝?并舉例說明。(不超過100字)
答案
1.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意思對即可)
2.⑴出名
⑵身體
⑶曾經(jīng)
⑷是
3.⑴孔子說:有什么簡陋呢?
、葡沫^流著眼淚辭謝,終究沒有喝下那半杯酒。
4.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說沒有俚語擾耳俗務(wù)纏身。(意思對即可)
5.聞過即改,終身奉行父訓(xùn)。(其余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92523.html
相關(guān)閱讀:《陶庵夢憶序》閱讀
學(xué)好文言文的方法指導(dǎo)
歐陽修《養(yǎng)魚記》《醉翁亭記》比較閱讀答案附翻譯
朱熹《讀書之法》閱讀答案及翻譯
《樵髯傳》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