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chǔ)知識
(一)文學常識1
.韓愈,字退之,唐代河陽人,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里的《雜說》,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詞語?(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沒才能)于奴隸人(指馬夫。奴隸,仆役)之手
駢死(并列而死。駢,兩馬并駕)于槽櫪(喂牲口用的槽)之間
不以千里稱(著稱)也
故雖(即使)有名馬
一食(吃一頓。食,吃)或(有時)盡粟(小米,泛指糧食)一石
食(通“飼”,喂)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飼”,喂)也
是(這樣)馬也
才美不外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
且(猶,尚且)欲與常馬(一般的馬)等(等同,一樣)不可得(達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確的方法)
食(通“飼”,喂)之不能盡其材(通“才”,才能,本領(lǐng))
鳴之而不能通(通曉,懂得)其意
執(zhí)(拿,握)策(馬鞭)而臨(面對)之
其真無馬邪(通“耶”,嗎)
其真(果真)不知(識別)馬也
(三)字形字音?(zh
ǐ) 駢(pi
án
) 櫪(l
ì)
粟(s
ù)石(d
àn
) 一食(sh
í)
食(s
ì)
馬者
而食(s
ì)
也
外見(xi
àn
)二、閱讀探究1
.本文的體裁是“說”。它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最終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2
.表明論證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說明伯樂對千里馬有決定作用,千里馬才能的發(fā)揮依靠伯樂。3
.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從第1
段看是:伯樂不常有;從第2
段看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從第2
段看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從第3
段看是:其真不知馬也。4
.第1
段具體寫千里馬終身遭遇(命運)的語句是:?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直接表明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稱也。5
.第1
段伯樂不常有的深刻含義是:統(tǒng)治者缺少能發(fā)現(xiàn)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憤世嫉俗之意。6
.第2
段是從反面論證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道理,在于譴責食馬者。
7
.說明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憤怒譴責食馬者的平庸、淺薄,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感情強烈。2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問。強烈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加強了否定的語氣,增強了否定的力量。8
.第3
段痛斥食馬者愚妄、淺。谐隽“不知馬”表現(xiàn))的語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9
.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馬也。10
.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什么?這是什么寫法?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摧殘、埋沒人才的統(tǒng)治者)。這是托物寓意的寫法。11
.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樣的見解?統(tǒng)治者應(yīng)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12
.用自己的話概括中心。以伯樂和千里馬為喻,闡述了封建社會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揭露了統(tǒng)治者不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xiàn)實;說明封建統(tǒng)治者只有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才能發(fā)揮他們的才干。13
.第2
段連用四個“不”字,表明了食馬者的無知,第3
段連用三個“不”字,將食馬者的平庸、淺薄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從“不”字可見作者的郁憤之情。14
.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
千里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fā)現(xiàn)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fā)現(xiàn)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于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三、延伸拓展
14
.你如果是千里馬該怎樣做?是“食馬者”該怎樣做?
我如果是千里馬,我會掙脫韁繩,擺脫“食馬者”的束縛,主動尋求碧綠的草地,使自己膘肥體壯,再找機會顯示自己的超凡本領(lǐng),相信會有伯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馬者”,我會平等對待所喂養(yǎng)的所有的馬,使它們有強壯的身體,各盡其能。
15
.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你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勛约旱目捶ā.斀袷墙?jīng)濟社會、信息社會,社會競爭強烈,需要具有綜合素質(zhì)和能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的人才。國家應(yīng)該創(chuàng)造寬松的人才環(huán)境,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終身教育,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人才、重用人才,使人盡其才、才盡起其用,促進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四、參考譯文,見參考書!重點記住幾個句子的翻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392590.html
相關(guān)閱讀:《醉翁亭記》“歐陽修初謫滁山”比較閱讀答案
《星星變奏曲》同步閱讀練習及答案
九級語文(下)古代詩詞文背誦默寫檢測題
《捕蛇者說》《小石潭記》比較閱讀答案
《口技》復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