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打給母親的電話 閱讀答案(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溫總理打給母親的電話
李曉
①他的親人,有13 億之眾。他的親人,是一個國家的人民。這個人,就是溫家寶。
②他的母親,叫楊秀蘭。這位過九旬的母親,和中國那些普通的母親一樣。早,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尋常的小學語文老師。那時,他和母親住在天津城里一條古樸的小胡同里,他與小伙伴們把門板卸下來當乒乓球臺,他母親喜歡把鑰匙放在鄰居家里,放學后,他便到鄰居家拿鑰匙:“劉娘,我媽把鑰匙放您這兒了?”后來,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親還炸好面醬,托跑運輸?shù)泥従咏o他帶到北京。后來,她的兒子成了國家總理。他說:“母親對我的教育是永遠忘記不了的,因為我出生在 1942 ,恰恰是在抗戰(zhàn)時期,我在她身邊知道了戰(zhàn)爭的苦難,知道了生活的艱難,從而懂得一個人要如何獻身給國家。”他這樣深情地說。這絕不是一個國務院總理的即興表達,這是一個孩子對母親內(nèi)心的感激和感恩。
③三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訪問,在國會剛剛進行了一場可以載入史冊的成功演講后,他便給母親打電話:“媽,我講得怎樣。”在當天的電視直播里,雙眼昏花的母親一直看完了他的演講,接到他的電話,老母親當即夸獎他:“孩子,你講得很好,因為你是在用心講。”他這才放心了。母親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親評論的心情,就像一個幼兒園孩子,等待老師給胸前佩戴大紅花一樣。在參加當日華人社團和中日友好團體近千人共同舉辦的歡迎大會上,他提起國會演講結(jié)束后,打出的第一個電話是給母親的,并說到“媽媽在我小時候就教育我要講真話”時,全場爆發(fā)出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所有的人無不為他的親情所動容,許多人眼眶里閃著晶瑩的淚花,有的甚至被感動得淚流滿面。一位日本老婦人,雙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國人說道:“你們中國人很幸福。有這樣一位熱愛媽媽的總理閣下,連我也感到很溫暖…… ”
④在美國訪問時,他再次回憶幼時母親對他的教育。他說:“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真實、真情、真摯、真切。一個人如果做到‘四真’就達到很高的境界。”這些,在他做了一個泱泱大國的總理后,也是按照母親的囑托去做的。
⑤在天津火車站候車大廳,他向一位哭泣的母親伸出了慈愛的大手,那位母親兩歲的孩子,患了白血病無錢求醫(yī),母親的哭聲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關心下,孩子入院了,后來,他又自己捐助一萬元給孩子治病。在視察路上,他中途下車,把手伸向了那位剛從莊稼地里勞作回來的母親,后來,在全國掀起了為農(nóng)民工的討薪風暴。在前的地震災區(qū),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淚……這個風塵仆仆的老人,有一顆柔軟而滾燙的心在綿延奔騰。
⑥多幸福啊,總理的母親。念天下蒼生,也念母親安康。每當他外出視察與訪問,雷打不動的,是母親在新聞里對他的張望,在心里對他的念叨。而他,無論怎么繁忙,也還記得,常常給母親打一個電話。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⑦給母親打電話回家的總理,一個赤子的深情,才讓他常!堆鐾强铡,正如他在詩里訴說的那樣:“那永恒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選自《意林》第10期,有刪改)
1.
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3分)
2.
從文中找出印證第6段“念天下蒼生,也念母親安康”的三件事。(3分)
3.
第2段插入總理小時候的生活片斷有何用意?(3分)
4.
分析第5段“這個風塵仆仆的老人,有一顆柔軟而滾燙的心在綿延奔騰”一句中加點詞的作用。(3分)
5.
從第6段劃波浪線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親怎樣的復雜情感?(3分)
6.
古人曾有“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感嘆,也有“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面對七旬總理與九旬母親之間的真摯情意,你有何感想?(3分)
答案
1.
溫總理日理萬機,卻不忘常給母親打電話。說明:意近即可。

2.
在日本成功演講后,他將第一個電話打給母親;在美國訪問時,回憶幼時母親對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幫一位母親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視察時向一位母親了解民情,掀起為農(nóng)民工的討薪風暴;在前的地震災區(qū),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淚。說明:一件事1分,任意寫出三件事、意近即可。
3.
插入部分寫出總理小時候經(jīng)歷的戰(zhàn)爭苦難和生活的艱辛,交待他“念天下蒼生,也念母親安康”的背景,為下文做鋪墊。說明:意近即可。

4.
“柔軟”表現(xiàn)了總理的善良,“滾燙”表現(xiàn)了總理的赤誠。這兩個詞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溫總理對母親、對人民的濃濃愛意與滿腔熱忱。說明:意近即可。
5.
牽掛和關心。說明:意近即可。
6.
提示:開放表達,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03612.html

相關閱讀:《別了,“不列顛尼亞”》閱讀探究答案
《這不是一個童話》閱讀答案
記敘文閱讀《沒釣到的大魚》附答案
《向生命鞠躬》閱讀答案
春酒 閱讀答案(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