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只很可憐的小貓。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著不去。我們?nèi)绮蝗砹麴B(yǎng),至少也要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張嬸把它拾了進(jìn)來,每天給它飯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歡它,它不活潑,也不像別的小貓之喜歡頑游,好像是具著天生的憂郁性似的,連三妹那樣愛貓的,對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過了幾個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無的動物。它漸漸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潑。大家在廊前曬太陽閑談著時,它也常來蜷伏在母親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時也
逗著它玩,但沒有對于前幾只小貓那樣感興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鉆到火爐底
下去,毛被燒脫好幾塊,更覺得難看了。
春天來了,它成了一只壯貓了,卻仍不改它的憂郁性,也不去捉鼠,終日懶惰的伏著,吃得胖胖的。
這時,妻買了一對黃色的芙蓉鳥來,掛在廊前,叫得很好聽。妻常常叮囑著張嬸換水,加鳥糧,洗刷籠子。那只花白貓對于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妻道:
“
張嬸,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
張嬸便跑來把貓捉了去。隔一會,它又跳上桌子對鳥籠凝望著了。
一天,我下樓時,聽見張嬸在叫道:
“
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扳上都是血。是什么東西把它咬死的?
”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鳥是死了,羽毛松散著,好像它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我很憤怒,叫道:
“
一定是貓,一定是貓!
”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聽見了,也匆匆地跑下來,看了死鳥,很難過,便道:
“
不是這貓咬死的還有誰?它常常對鳥籠望著,我早就叫張嬸要小心了。張嬸!你為什么不小心?
”
張嬸默默無言,不能有什么話來辯護(hù)。
于是貓的罪狀證實(shí)了。大家都去找這可厭的貓,想給它以一頓懲戒。找了半天,卻沒找到。我以為它真是
“
畏罪潛逃
”
了。
三妹在樓上叫道:
“
貓在這里了。
”
它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態(tài)度很安詳,嘴里好象還在吃著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著這可憐的鳥的腿了,一時怒氣沖天,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
“
咪嗚!
”
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還憤憤的,以為懲戒得還沒有快意。
隔了幾天,李嫂在樓下叫道:
“
貓,貓?又來吃鳥了。
”
同時我看見一只黑貓
飛快的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我心里十分的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只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
我很想補(bǔ)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的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兩個月后,我們的貓忽然死在鄰家的屋脊上。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我永無改正我的過失的機(jī)會了!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
1
.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他們家養(yǎng)的第三只貓,第三只貓有哪些特點(diǎn)?作具體分析。
圍繞形態(tài)、性情兩個方面寫出了第三只貓的可厭可懶惰。(此題要求作具體分析,所以必須引用相關(guān)的原文語句。)
2
.周家丫頭代表哪一類人,家人對此持什么態(tài)度?
代表那些事不關(guān)已,漠不關(guān)心的人。家人責(zé)怪她
3
.不知名的奪小貓的人代表了哪一類人?對此“我”持什么態(tài)度?
不顧別人利益自私自利的人。悵然、憤恨、詛罵
4
.對第三只貓的結(jié)局“我”的感受是怎樣的?
難過、痛苦、內(nèi)疚、自責(zé)、懊悔
5
.文章結(jié)尾的三個感嘆句有什么作用?
強(qiáng)烈地表現(xiàn)了我的悔恨和自責(zé)之情
6
.為什么說“我對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因為我冤苦了這只不能辯訴的動物,內(nèi)心充滿了內(nèi)疚和自責(zé)
7
.“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作者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第三只貓的死亡,痛苦自責(zé)后作出的決定,。“我”十分難過,負(fù)罪感永遠(yuǎn)不能消除,見了貓反而觸發(fā)自己靈魂的傷痛,永遠(yuǎn)愧對這類生命
8
.說說你曾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的事,并說說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那就需要有效溝通。特別是在重要問題上。我們經(jīng)常犯的錯誤就是,不認(rèn)真聽對方說話,而急于憑借自己的經(jīng)歷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diǎn)。有效溝通方法如下:
如甲、乙兩方對話,甲先說,甲說的時候乙不能插嘴,乙要認(rèn)真傾聽,等甲說完后,乙要重復(fù)剛才甲說的中心思想,在甲確認(rèn)乙已經(jīng)理解自己的意思后,乙才有發(fā)言權(quán)。同樣,乙說的時候甲不能插嘴,甲要認(rèn)真傾聽,等乙說完后,甲要重復(fù)剛才甲說的中心思想
......
就這樣,甲、乙輪流。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雙方都能完全明白對方的意思,絕對不會產(chǎn)生誤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03976.html
相關(guān)閱讀:閱讀《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參考答案)
《孤獨(dú)之旅》閱讀精選(附答案)
《曹劌論戰(zhàn)》學(xué)習(xí)指導(dǎo)
《小石潭記》閱讀答案(恩施州2015中考)
八級上冊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信客》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