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 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1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則很好地體現(xiàn)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為之,而是在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
2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實際上是說,由于詩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麗,因此讓人只顧得上去細細觀賞,卻忘記了用語言表達出來。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
.
首聯(lián)中總寫北固山秀麗景色的兩個互文詞語是
青山、綠水
4
.
請描述“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的畫面。
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船行江中,和風(fēng)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
5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
殘夜將盡,旭日從海中孕育而出;時令雖在舊,春意已經(jīng)闖入江南。詩句在描述時序交替的景物中,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著自然的理趣。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shù)鼓舞力量。
6
.《次北固山下》景物描寫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詩的頷聯(lián)中的“闊”表現(xiàn)出一幅什么樣的情景?
“闊”表現(xiàn)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
7
.《次北固山下》
的頸聯(lián)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既描繪出了景物的特點,同時又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運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8
.賞析“最是一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象征大地回春的淡遠草色,遠勝過晚春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這句詩揭示了以下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時節(jié)就是在它的萌生階段,它正朝著極盛方向前進,給人以希望和盼頭。
9
.
“草色遙看近卻無”來描寫早春,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請把該句所呈現(xiàn)的景象描繪出來。
細雨蒙蒙,春草乍生,遠遠望去,大地呈現(xiàn)出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走近細看,卻又看不清有什么顏色。以此景描寫早春再恰當不過。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10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壓”的作用:
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11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zhàn)地氣氛。 “角聲滿地”,勾畫出戰(zhàn)爭的規(guī)模。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噪而前,步步緊逼。守軍并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04002.html
相關(guān)閱讀:《與朱元思書》《岳陽樓記》“春和景明”比較閱讀及答案
《一面》閱讀答案
缺乏人情味與折射獨立精神??讀《走一步,再走一步》
?山東省德州市中考閱讀《愛蓮說》
《孫權(quán)勸學(xué)》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