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說到自尊,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這自然是不錯的。但是,最近看到幾位大師逸聞,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別人中實現(xiàn)的。
②錢學森家里的炊事員曾經(jīng)說,錢老每次下樓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錢老兒子錢永剛聽了炊事員的話后,也學了父親的樣子,每逢去餐廳吃飯,都穿戴整齊,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已有眼疾,在嶺南大學居住的兩層樓房的一樓給學生上課。當時選修他課程的不過五六人,陳先生絕不因選課學生多少影響他的講課。夏天,他身著便裝與助手一起在樓下工作,每當學生到家里聽課,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緩步上樓改換夏布長衫,然后才下來上課?粗蠋熋髦聵堑纳碜,學生們感動不已,為師的高大,在他們心中已然聳立。
④當前,在社會中,一些人關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們目中無人,裝模作樣,虛偽失真,故作姿態(tài),這種看似自我尊重的過分表達,表現(xiàn)出的卻正是不尊重別人的自我膨脹,是沒有自信的無意識流露。
⑤與這些人相反,有些大師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踐踏的時候,還仍然具有表達尊重別人的強烈愿望。他們被剝奪了所有表達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現(xiàn)的,就是穿戴整齊地向這個世界告別。傅雷先生在“文革”時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貼上封條,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凈衣服,夫婦兩人穿了整潔的衣服上吊自盡了。整潔的衣著成了他們表達對這個世界和對周圍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見,在生活中,你保持著對人的謙恭,人們便在你的謙恭中讀出涵養(yǎng)和文明,心中會由衷地尊敬著你。
(選自《錢江晚報》有刪改)
1.
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2
分)
2.
本文運用了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的論證方法。(2
分)
3.
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與第②段錢學森和第③段陳寅恪的事例顛倒順序?請說明理由。(2
分)
4.
讀完本文,請結合自己的一次經(jīng)歷,談談你對“自尊”的理解。(3
分)
答案:
1.
自尊是在尊重別人中實現(xiàn)的。
評分說明:(2
分)找準這句話得2
分。
2.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或對比論證)。
評分說明:(2
分)每空1
分。
3.
不能,因為三個事例之間呈遞進關系,具有一定的邏輯順序,傅雷先生的例子能夠證明“有些大師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踐踏的時候,還仍然具有表達尊重別人的強烈愿望。”這一觀點,是對論點的進一步證明。
評分說明:(2
分)答出遞進或邏輯關系1
分,結合事例答出對論點的作用1
分。
4.
示例一:在考試中,我拒絕了抄襲答案的誘惑,這就是堅守誠信,是自尊的表現(xiàn)。
示例二:在學習中,我成績優(yōu)秀,能力突出,被同學嫉妒了,我能主動與他溝通,解除矛盾,我在尊重他人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尊。
示例三:自習課上,老師誤以為我與同學說話,嚴厲地批評了我。當時我沒有頂撞老師,課下與老師溝通。我在尊重老師的同時贏得了老師對我的尊重。
評分說明:(3
分)結合經(jīng)歷1
分,理解1
分,語句通順1
分,能夠體現(xiàn)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任意一個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09242.html
相關閱讀:《站在蟬的角度思考》閱讀答案
閱讀《放棄也是一種智慧》附答案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閱讀答案
歷史不容回避
“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