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個循環(huán)往復(fù)的季節(jié)里有你恒溫的季節(jié)。你,一身盔甲,令所有的對手潰不成軍,一腔熱血,開始了民族的覺醒,但你擋得住面前的攻打,卻經(jīng)不起背后的謀殺,一場場腥風血雨的戰(zhàn)爭,開始了你人生的另一段征程......
②
一塊中原大地般寬厚的脊背,針針見血地負起母親的叮嚀與沉雄的神州:“
精忠報國!”
可你卻萬萬沒想到,報國路竟是如此曲折。你把民族正義建立在生命之上換來的卻是昏君與秦檜等小人的咄咄逼人的話語,你忠于誰,誰就決定你的生死。朝賜你的財物,午賜你的宅院,暮賜你美女的人,就不定何時便賜你一死,可你忙于出征,忙于布陣,忙于廝殺,便不曾留心天子的夸獎是一種帶回鉤的暗器,你醉心于把戰(zhàn)表化成捷報,更不曾留意金鑾殿不露聲色地已勾勒出了風波亭的雛形……
、
陰謀出籠,出皇城,十二道金牌,十二個夜叉——
將忠良捉拿,昨天的獵人,今天的獵物———
你角色的轉(zhuǎn)換過于險陡,就連看慣沉浮的黃河,事先都是毫無預(yù)感。手上銬子,腳上鐐子,頸上枷子,最重要的是馱在背上那母親的叮囑,如今成了要命的包袱。不歸路上,當豎著的性命同一柄橫著的利刃勃然相遇時,你才知曉《滿江紅》的寫作,是從校場熟悉的槍尖上起筆而卻在一塊陌生的磨刀石上結(jié)束的。
、
亭間是佞賊一個人的獰笑,亭外是天下無數(shù)人的痛哭,屠刀下落,宏文頓成斷章!被噴的夕陽涂制頁頁血帆,浪浪蹌,船蹀躞,黃河倒抽一口涼氣,剎那改道……
、
滾燙的座右銘,一下子變成冰涼的墓志銘,幸虧那識字也識大體的岳母先行一步,否則她,這白發(fā)人該怎樣去哭祭那黑發(fā)的兒郎啊?“
精忠報國”
的每個字,本都該活上一百,一千,一萬,可這區(qū)區(qū)三十八度春秋,已驀然成為構(gòu)思之外的殘簡。
、
你千百前的一腔熱血,已化作歷史的一把冷汗,莫須有的罪名造奇冤!誰讓你滿懷抱負,渾身功夫,卻趕上了一個有重病而無良藥的時代。宮殿里,龍書案后昏庸的半徑,量得出民間黑暗的周長,這絕對是悲的情節(jié),善良遇上惡毒依舊善良,惡毒遇上善良益發(fā)惡毒?嫌跒榱贾獔(zhí)言的,只有暴死的良知,能夠給邪惡張目的,還是活著的邪惡。莫以為前朝才有怪胎,罪惡也并非偶然的宮外孕。
、
看歷史要細心,看現(xiàn)實要耐心,同為軍人,二十九歲的項羽自殺了,三十八的岳飛被殺了,我總夢見影影綽綽的亭上,有蚊蟲剔牙,有蒼蠅打嗝,醒來不由驚問:風波亭在哪?它是一顆懸于神州大梁的苦膽,讓有志有為的臥薪者品味,明目明心,以認清忠奸。千百過去了,岳飛也歿了,在那個臭氣熏天的黑暗社會中,岳飛走了,他帶著“
精忠報國”
的志向卻不明不白地去了,只有天知道,他應(yīng)該從容地面對,因為———
他終于自由了,他終于擺脫了無能的昏君和歹毒的小人,帶著他的志向正流芳千古呢!而如今的我們正沐浴在正義的光環(huán)下享受著岳飛將軍用生命換來的那份自由。
⑧
哦!你名字的背面是民族的瘡疤,你名字的正面是歷史的勛章,岳將軍一路走好!
1.
⑴
這篇散文中,
作者為什么說"
那母親的至囑,
如今成了要命的包袱" (
限35
字內(nèi))
(3
分)
⑵
說岳飛"
才曉《滿江紅》的寫作",
《滿江紅》是岳飛的代表作,
請寫出該詞上闋結(jié)句處勉勵自己建功立業(yè),
至今仍激勵人們惜時上進的3
句.
(3
分)
2.
從全文看,
第4
段至第7
段運用了:
⑴
什么寫作手法?(2
分)
⑵
這一手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
限15
字內(nèi))
(2
分)
⑶
作者如此寫想要表明怎樣的意思?(
限25
字內(nèi))
(2
分)
3.
在這篇散文中:
⑴
將"
風波亭"
比作"
苦膽"
這一藝術(shù)手法有什么特點?其用意義又怎樣?(
每問限15
字)
(4
分)
⑵
對"
項羽自殺"
和"
岳飛被殺"
應(yīng)該如何理解?作者這樣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每問不得超過15
個字)
(6
分)
4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
正確的兩項是(
(4
分)
A"
令所有的對手潰不成軍",
這句話既照應(yīng)了"
撼山易,
撼岳家軍難"
的史實,
也暗示了岳飛當時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威嚴的所向披靡的形勢,
可謂一語雙關(guān).
B"
天子的夸獎……
已勾勒出了風波亭的雛形",
這里作者構(gòu)思精巧,
涉筆成趣,
翻陳言為新語,
化無形為有跡,
表深奧為淺顯,
生動形象,
洋溢著靈性和活力.
C"
昨天的獵人,
今天的獵物",
運用了對偶修辭,
作者以簡潔,
明快而又發(fā)人深省的語言,
揭示岳飛命運悲劇性的轉(zhuǎn)變."
昨天","
今天"
點明了轉(zhuǎn)變過程的迅速.
D
結(jié)尾處的兩句話,
以"
背面"
和"
正面","
瘡疤"
和"
勛章"
構(gòu)成對比,
言此意彼,
語短而味長,
表達了作者對這位民族英雄的重新認識和高度評價.
E
在文中,
作者抒發(fā)了自己對岳飛這位悲劇英雄的深深敬意和幾分惋惜,
并認同和豐富了"
收拾舊山河"
的理想,
字里行間流動著情感,
閃爍著哲理.
答案:
1.
⑴
岳飛正是由于忠實地履行了"
精忠報國"
這一"
至囑"
而被殺害的.(
意思對即可)
⑵
莫等閑,
白了少頭,
空悲切.
2.
⑴
對比手法.
⑵
以對比來渲染悲劇氣氛.
⑶
岳飛式的悲劇在不正常的時代具有必然性.
或者:"
你忠于誰,
誰就決定你的生死"
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3.
⑴
比喻手法,
化用(
或運用)
典故(
或成語);
提醒(
或"
點明")
人們要牢記歷史.
⑵
兩個人的死有著本質(zhì)性的差別:(
目的是)
突出岳飛的"
冤屈".
4.C,E.(A
項錯在這句話沒有那種暗示作用,
也并非一語雙關(guān),
因為岳飛在當時多坎坷,
不順暢;B
項錯在"
涉筆成趣"
和"
洋溢著靈性和活力"
等表述,
因為作者的筆調(diào)是相當沉重的,
并不是為了表現(xiàn)"
情趣"
和"
活力";D
項錯在"
重新認識的和高度評價"
等表達上,
因為此處是對歷史的反思,
而并非對歷史人物的認識的評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10031.html
相關(guān)閱讀:《紅花衣和日記本》閱讀
希望是一輛轉(zhuǎn)動的風車 閱讀答案
錯過就會永遠失去 閱讀答案
《黃羊泉》閱讀答案
《給我的孩子們》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