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難①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問曰: “
凡大車之下,與橐駝②之項,多綴鈴鐸
③
,其何故也?”
艾子曰:“
車、駝之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狹路相逢,則難于回避,以借鳴聲相聞,使預(yù)得回避爾。”
營丘士曰:“
佛塔之上,亦設(shè)鈴鐸,豈謂塔亦夜行而使相避邪?”
艾子曰:“
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
凡鳥鵲多托高以巢,糞穢狼藉,故塔之有鈴,所以警鳥鵲也,豈以車駝比邪?”
營丘士曰:“
鷹、鷂
④
之尾,亦設(shè)小鈴,安有鳥鵲巢于鷹鷂之尾乎?”
艾子大笑曰:“
怪哉,君之不通也!
夫鷹?⑤擊物,或入林中,而絆足絳
⑥
線,偶為木之所綰,則振羽之際,鈴聲可尋而索也,豈謂防鳥鵲之巢乎?”
營丘士曰:“
吾嘗見挽郎
⑦
秉鐸而歌,雖不究其理,今乃知恐為木枝綰,而便于尋索也!”
抑不知綰郎之足者,用皮乎?用線乎?”
艾子慍而答曰:“
挽郎乃死者之導(dǎo)也,為死人生前好詰難,故鼓鐸以樂其尸耳!”
【注釋】 ①折難:好與人爭辯。②
橐駝:駝鈴。
③鐸:古樂器。④鷂:猛禽。⑤?:尋找目標(biāo)。⑥絳:繩、帶。⑦挽郎:送葬時唱挽歌的人。
15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
分)
A
.造
艾子問曰(往 ,到)
B
.偶為木之所綰
(掛。
C
.安有鳥鵲巢
于鷹鷂之尾乎(筑巢)
D
.故鼓鐸以樂
其尸耳(快樂)
16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
)(4
分)
A.
好折難而
不中理
傭者笑而
應(yīng)曰
B.
則
難于回避
則
責(zé)攸之、?、允等之慢
C.
佛塔之
上
孤之
有孔明
D.
挽郎乃
死者之導(dǎo)也
當(dāng)立者乃
公子扶蘇
17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的含義(4
分)
①故塔之有鈴,所以警鳥鵲也,豈以車駝比邪?
②怪哉,君之不通也!
18
.本文諷刺了哪類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4
分)
參考答案:
15
.D
(3
分)
16
.BD
(4
分)
17
.①所以佛塔上吊著鈴鐺,是用來驚嚇鳥雀的,怎能用大車、駝鈴來相比呢?(2
分)
②你不通事理到了讓人奇怪的地步。(2
分)
18
.諷刺不通事理、不會變通、愛鉆牛角尖只認(rèn)死理的人。(2
分)
告訴我們思考問題要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不能鉆牛角尖,死不變通。(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10372.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文言文《成衣》閱讀答案(附翻譯)
《陶庵夢憶序》閱讀
《吳士好夸言》閱讀答案附譯文
歐陽修《送楊?序》閱讀答案
《曹劌論戰(zhàn)》《蜘蛛與蛇》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