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齊
①
,孤竹
②
君之二子也。父欲立
③
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
“
父命也。
”
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
④
善養(yǎng)老盍
⑤
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
⑥
載木主
⑦
,號為文王,東伐紂。
武王伐紂,夷齊不從,隱于首陽山
⑧
,采薇
⑨
而食。王摩子入山,難之曰:
“
君不食周粟,而隱周山,食周薇,奈何
?”
二人遂不食薇,經(jīng)七日,天遣曰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復(fù)來,二子遂餓而去。
注釋
①
伯夷、叔齊:二兄弟。伯夷為兄,叔齊為弟。
②
孤村:殷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到遼寧省朝陽縣一帶地方。
③
立:立為繼承君位的人。
④
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時為西伯,殷代州長稱伯。善養(yǎng)老,敬愛收養(yǎng)老人。
⑤
盍:何不。歸:投奔。
⑥
武王:文王的兒子,名發(fā)。
⑦
木主:木頭做的神主牌位。載木主伐紂,表示伐紂是文王王命。
⑧
首陽山:山名,也叫西山,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
⑨
薇:植物名,也名野豌豆,花紫紅,種子可吃。
閱讀訓(xùn)練
1
.寫出下列句中
“
而
”
字的用法。
①
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__________
②
君不食周粟,而隱周山_______
③
中峨冠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
④
面山而居___________
2
.與例句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天遣白鹿乳之
A
.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
B
.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3
.解釋加點字的意義。
①
西伯卒____
②
盍往歸焉____
③
難之曰____
④
二子遂餓而去____
4.
有人說:伯夷、叔齊食古不化,不知變革,認為臣弒君是不仁道的,殷紂固然殘暴,但用武力來討伐他,也是同樣殘暴,故而恥食周粟,以至餓死陽山,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談一談你對這二人所做所為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①
表承接
②
表轉(zhuǎn)折
③
表并列
④
表修飾
2
.
C
3
.
①
死
②
何不
投奔
③
責(zé)難
④
于是,就
4
.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只要談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譯文
伯夷和叔齊,是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他們的父親想立叔齊,還沒有實現(xiàn),父親就死了。叔齊便讓伯夷做國君,伯夷說:
“(
父親要你做國君
)
,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
!”
堅決不肯做國君,于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做國君,也隨同哥哥逃去。國人只好立中間的一個兒子做了國君。
弟兄倆跑出國外,聽說周文王很優(yōu)待老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然而,到了周國,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統(tǒng)領(lǐng)大軍,用車子載著文王的牌位,朝東進軍,去討伐殷紂。
武王伐紂,伯夷叔齊很不贊成,便去隱居在首陽山,?坎赊眮砭S持生活。有個士大夫王摩子進山游玩,
(
看見伯夷叔齊正在那里采薇
)
,就責(zé)難他們道:
“
你們既然不吃周粟,但為什么卻又隱居在周山,食周薇呢
?”
二人聽了,便不再吃薇。經(jīng)過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給他們喂奶,二人心里想道:
“
這鹿若是殺來吃了,滋味必然很美。
”
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從此以后不再來,兩個老頭子便活活餓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14169.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烈,字彥方”閱讀答案及翻譯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閱讀答案附翻譯
柳宗元《江雪》張岱《湖心亭看雪》對比閱讀答案
《棄書捐劍》閱讀答案
“猩猩,獸之好酒者也”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