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萬歷①中,錢若賡守臨江②,多異政。有鄉(xiāng)人持一鵝入市,寄店中后他往。還索鵝,店主賴之,云:“群鵝,我鵝耳。”鄉(xiāng)人訟③于郡。公④令人取店中鵝,計四只,各以一紙,給筆硯,分四處,令其供狀。人無不驚訝。已退食,使人問鵝供狀否?答曰:“未。”少頃出,下堂視之,曰:“狀已供矣。”因指一鵝曰:“此鄉(xiāng)人鵝。”蓋鄉(xiāng)人鵝食野草,糞色青;店鵝食谷栗,糞色黃。店主伏罪。
(選自清·褚人獲《
堅瓠集
》)
【注釋】①萬歷:明神宗號。②臨江:地名,在今江西省。③訟:訴訟,告狀。④公
:
指錢若賡。
【參考譯文】
萬歷(明神宗號)間,錢若賡做臨江郡的太守,有許多奇怪的政策。有個鄉(xiāng)下人拿著鵝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去別的地方;貋砗笠刈约旱涅Z,店主抵賴說:“這一群鵝,都是我的鵝。”鄉(xiāng)下人到告到衙門。錢大人命人取來店里的鵝,共四只,各給它們一張紙、筆、硯,分在四個地方,讓他們寫供狀。人們?nèi)几械襟@訝。吃完飯,派人問鵝寫完供狀沒有?差役回答說:“沒有。”不一會出來,到堂下看看,說:“鵝已經(jīng)交待了。”并指著一只鵝說
:
“這是鄉(xiāng)下人的鵝。”人們都對這件事感到奇怪。原來鄉(xiāng)下人的鵝吃野草,鵝糞的顏色是清淡的;店里的鵝吃谷物糧食,鵝糞的顏色是黃的。店主于是認(rèn)罪。
【閱讀訓(xùn)練】
1.
解釋
(
1
)守:做太守
(
2
)持:拿著
(
3
)索:要回
(
4
)狀:陳述
(
5
)少頃:過了一會兒
2.
翻譯(翻譯句即原文劃線句,翻譯見“參考譯文”)
3.
店主敢于賴賬而占有鄉(xiāng)下人的鵝,原因是:
(
1
)鵝的外表長得差不多,鄉(xiāng)下人無法辨認(rèn)。
(
2
)沒人可以證明鄉(xiāng)下人把鵝寄在他店里。
4.
從錢太守斷鵝可知他是個怎樣的人?
生活經(jīng)驗豐富,斷案方法巧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16219.html
相關(guān)閱讀:《 宋王安禮,字和甫》閱讀答案
《桃花源記》蘇軾《和桃源詩序》比較閱讀及答案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比較閱
《鳴機夜課圖記(節(jié)選中考難度)》閱讀答案
“梁大夫有宋就者,嘗為邊縣令,與楚鄰界”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