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公孫丑上)
23.
這一段中除了“
與人為善”
外,還有成語“ ”
也源于此。
24.
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談?wù)勀銓?duì)“
樂取于人以為善”
這句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23.
聞過則喜
24.
主旨:此段言圣賢樂善之誠,并無人我的區(qū)分,所以,別人的善可以用來充實(shí)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以施予別人
看法:我們要謙虛好學(xué),擇善而從,完善自己,還要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行善,做一個(gè)有益于社會(huì)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21339.html
相關(guān)閱讀:節(jié)選自袁中道《游岳陽樓》閱讀答案及翻譯
“太平崔默庵醫(yī)多神驗(yàn)”閱讀答案
《畏齋拾銀》閱讀答案
《顏回好學(xué)》閱讀答案
《不禽不獸(16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