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句解釋
1.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關鍵字:船:用船。載:運載。以:相當于“而”,這里表修飾。入:進入。
句譯:黔這個地方本沒有驢,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
2.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關鍵字:至:到。之:代詞,指驢。
句譯:運到后卻沒什么用處,就把它放到山下。
3.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關鍵字:之:代詞,它,指驢。龐然:巨大的樣子。以為:認為或把……當作。為:當作。蔽:隱藏。窺:偷看。之:代詞,指驢。
句譯:一只老虎看見了它,覺得它是個巨大的家伙,認為它是神(把它當作神),便隱藏在樹林間偷看它。
4.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
關鍵字:稍:漸漸地。出:出來。
句譯:老虎漸漸地走出來靠近它,小心謹慎地觀察它,不知道它是個什么東西。
5.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關鍵字:駭:害怕。遠:距離遠。以為:認為。遁:逃。且:將要。噬:咬。
句譯: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非常害怕,便遠遠地逃開,認為它將要咬自己,非?謶。
6.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關鍵字:然:然而。之:代詞,它,指驢。異:特殊的,與眾不同的。能:才能,本領。者:……的樣子。
句譯:然而老虎來來回回地觀察它,覺得它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
7.
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
關鍵字:益:漸漸地。習:熟悉。其:它(指驢)的。出:出現(xiàn)。搏:撲、抓,這里可引申為進攻。
句譯:老虎漸漸地熟悉了它的叫聲,又走近它,在它身前身后出現(xiàn),但始終不敢向它進攻。
8.
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
關鍵字:稍:漸漸地。益:更加。狎:態(tài)度親近而不莊重。蕩,碰撞。倚,倚靠。沖,沖撞。冒,冒犯。蕩倚沖冒:形容虎對驢輕侮戲弄的樣子。勝:能承受。蹄:名詞作動詞,踢。之:代詞指虎。
句譯:老虎漸漸靠近驢,態(tài)度更加狎昵,碰撞,倚靠,沖撞,冒犯,隨便地輕侮戲弄它。驢非常憤怒(忍受不住憤怒情緒),就踢了老虎。
9.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
關鍵字:因:于是。計:盤算,謀劃。之:代詞,指這件事。止:只是,僅僅。耳:句末語氣詞,相當于“罷了”。
句譯:老虎于是高興起來,心里盤算著這件事說:“這家伙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
10.
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關鍵字:因:于是。盡:(吃)完。乃:才。去:離開。
句譯:于是老虎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才離開。
二、內(nèi)容理解
1.
本文為寓言故事。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是唐朝的柳宗元。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二人并稱韓柳。
2
(1
)全文兩段的段意:
第一段:老虎初見驢,小心謹慎地進行觀察。
第二段:老虎對驢進一步觀察并試探,終于認清驢本領不過如此,最終吃掉了驢。
全文按老虎畏驢——識驢(識驢——戲驢)——食驢的順序?qū)憗,其中老虎對驢的認識過程:
先是觀察(謹慎遠觀——靠近細察),再是試探(小心試探——故意戲弄),最終認清了驢的本領不過如此。
(2
)“人物”形象:
老虎:大膽有心計。
驢:
貌似強大,實則愚蠢無能。
3.
中心歸納:通過虛有其表的驢最終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諷刺了(當時統(tǒng)治集團中)那些(官高位顯)外強中干、虛有其表、淺薄無能的人,同時也啟示人們,要善于認清貌似強大的敵人的本質(zhì),要敢于、善于與他們作斗爭。
4.
成語:(1
)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
(2
)黔驢之技: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注:二者都為貶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21371.html
相關閱讀:《冰心詩三首》一課一練附答案
《木蘭詩》一課一練及答案
《答謝中書書》《醉翁亭記》對比閱讀答案
人教版九級上《詞五首》重點詞語歸類
《范進中舉》《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