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與湖盆形成趣談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與奔騰的江河相比,湖泊是靜滯的水域,但它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影響不一定亞于河流。誠想:沒有洞庭湖和滇池,能有“岳陽樓記”和“天下第一長聯(lián)”嗎?地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湖泊與湖盆形成趣談,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我國是一個多湖泊的國家,僅湖北一省就有大小湖泊千余個,可謂明珠璀璨。湖泊發(fā)育的首要條件是匯水儲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水有來源。湖盆的形成則有多種原因。

構(gòu)造湖盆常見于地表的斷陷帶或裂谷帶內(nèi),如沿東非裂谷(可分東支和西支)發(fā)育的湖盆,俄羅斯境內(nèi)里海、貝加爾湖等。我國的云南省在昆明附近和大理附近發(fā)育兩個近南北向的盆地群,其中的滇池和洱海都是構(gòu)造湖盆。昆明西山龍門陡崖實為一斷層崖,崖下即滇池;大理城外點蒼山東麓的山前斷裂即為洱海西界。

火山作用造成火山湖盆,有兩個亞類。一為火口湖,即火山噴發(fā)停止后火山咀積水成湖,如吉林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的天池,二是火山噴出物將河谷堰塞成湖,如黑龍江省的鏡泊湖。

河成湖盆是河流發(fā)生彎曲改道、廢河道兩端淤塞造成的湖盆。通常認為這樣的湖盆集中于兩個帶,一是長江中下游帶(含漢水流域的湖盆),二是北起天津南迄杭州的沿海帶。不過,從歷史上看,該地的許多湖盆(如鄱陽湖、洞庭湖等)早期都經(jīng)歷過斷陷盆地階段,現(xiàn)今的長江河道發(fā)育也受基底中斷裂的影響,因而稱復合成因的湖盆可能更恰當。

冰川湖盆由冰川的刨蝕形成。在山岳冰川區(qū),原冰斗洼地區(qū)可積水成面積不大的冰斗湖;大陸冰川區(qū)則形成順冰流方向排列、深淺不一的窄長湖盆。冰川或冰磧物把河流堵塞可形成湖,如新疆天山上的天池;四川西昌城郊的筇海,也有人認為系冰磧物堰塞而成。

風成湖盆與風有關(guān),風在吹揚風沙的同時,既可掘地成湖,也可堆沙成湖。湖盆呈圓或橢圓形,順風向延展。西北及內(nèi)蒙古的湖大多屬此,如居延海,吐魯番盆地內(nèi)的羅布諾爾。

海成湖盆是海灣、瀉湖等因鄰區(qū)地殼上升與海洋自身隔絕而形成的,如歐洲的黑海曾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杭州的西湖原是杭州灣的一部分,屬海成湖,現(xiàn)湖水來源于雨水,故是淡水湖。西湖至今風光依舊,與歷史上幾次重大的疏淤活動有關(guān),包括蘇東坡組織的清淤,F(xiàn)西湖內(nèi)有白、蘇二堤,以志對白居易、蘇東坡二公的紀念。

還有一種湖盆是隕擊造成的,即:地外物體撞井形成一個近圓形的坑,坑內(nèi)注水即為湖,如江蘇的太湖。

別忘了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造湖盆,有的是掘地成源(如頤和園的昆明湖和北京大學的未名湖),有的是筑壩攔河成湖(如浙江的千島湖),有的是修堤圍海成湖,有的是引水入低洼處成湖……真是形形色色,什么招兒都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29722.html

相關(guān)閱讀:15-16學期初二上冊地理中國的土地資源同步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