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
(
)
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
(
)
有所養(yǎng),男有分
(
)
,女有歸
(
)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
(
)
身也,不必為己。是故
(
)
謀閉而不興
(
)
,盜竊亂賊
而不作
(
)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
解釋文中加點(diǎn)詞。(
分)
2、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分)
(
1
)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
(
2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3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
4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
、從文中找出兩個(gè)通假字并解釋。(
分)
①________
通________
,解釋: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通________
,解釋: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選自《 》,其作品大多反映了
家思想。(
分)
5
、試簡要概述“大同”社會的三個(gè)基本特征。(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寫出兩個(gè)出自本文或與本文意思相同的成語。(
分)
、
1
、為:是。
皆:都。
分:職分、職守。
歸:出嫁、歸宿。
于:從。
是故:這樣所以。
興:發(fā)生。
作:興起。
7、
(1
)
所以人們不只是把自己的親人當(dāng)親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當(dāng)孩子。
或者:所以人們不單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單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
(2
)選拔、推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管理社會),講究誠信,培養(yǎng)和睦(的氣氛)。
(3
)人們憎惡把貨物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4
)所以外面的大門都可以不關(guān)了,這就叫做“大同”。
3
、(1
)“與”通“舉”,選拔。 (2
)“矜”
通“鰥”,老而喪妻的人。
4
、《禮記
.
禮運(yùn)
》
儒
5
、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
③物盡其用,人盡其力。
6
、天下為公、選賢舉能、鰥寡孤獨(dú)、夜不閉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30717.html
相關(guān)閱讀:八級(上)文言文高效訓(xùn)練:陋室銘(劉禹錫)
七級(上)文言文高效訓(xùn)練:《論語》十則
《小圣施威降大圣》同步閱讀練習(xí)
《論語》十則翻譯及課時(shí)精練
課內(nèi)現(xiàn)代文閱讀(8分)《安塞腰鼓》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