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磊
①記得小時候,老師說飯前要洗手,我們嫌麻煩,總是借口托詞,甚至想出歪招來對付。后來,養(yǎng)成了講衛(wèi)生的習慣,飯前不洗把手,就感到心里別扭。。讀書那會,總愛睡懶覺。畢業(yè)到了部隊,作息變得規(guī)律了,每天早晨一到六點,生物鐘就條件反射似地準時敲響,偶爾賴在床上也難睡著?磥,凡事成了習慣也就變得自然了。
②習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曾有人問“當代雷鋒”郭明義:“你自己家里也不富裕,為什么還拿出那么多錢幫助周圍的人,而且能堅持這么長時間?
”他的回答很簡單:“其實也沒什么,就是習慣成自然。”從典型身上,我們看到了習慣的力量?茖W研究表明,人每天高達90
%的行為源自習慣的支配。古羅馬詩人奧維德也說:“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如果學雷鋒也能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習慣,“雷鋒”豈不天天在身邊?
③習慣的養(yǎng)成要靠日常的點滴積累。紀念日要學雷鋒,但紀念日僅是“加油站”。“善與美蘊藏在生活點滴中”,雷鋒做好事就表現(xiàn)在每時每刻,落實在日常點滴。出差乘車,他幫乘務員掃地;戰(zhàn)友歸來,他幫助補補課;路遇困難,他幫忙搭把手。正是一件件小事,凝聚了雷鋒精神的光輝。“勿以善小而不為”,說的是“積善”。積少才能成多,積累本身就是一種養(yǎng)成.
④本職崗位是養(yǎng)成習慣的基本平臺。雷鋒是一個實干家,他總是把實現(xiàn)崇高理想落實到本職崗位上,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釘子精神”是雷鋒愛崗敬業(yè)的生動寫照。誰能說干好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帶動周圍的人,不是學雷鋒呢?
如果你是一名學生,
,這是在學雷鋒;如果你是一名農(nóng)民,能種出讓人民群眾放心吃的糧食和蔬菜,這是在學雷鋒;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能經(jīng)常到基層走訪,履職盡責反映群眾心聲,這也是學雷鋒。導演陳國星在拍攝電影《郭明義》中體會到,善待周圍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做有益的事,就是學雷鋒的體現(xiàn)。作為一名軍人,當雷鋒精神扎根于內(nèi)心,愛崗敬業(yè)成為我們學習、訓練、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時,那豈不是天天都在學雷鋒?
⑤“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崇高的道德觀念,能不能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力量,關鍵在于能否長時期的堅持。“京城活雷鋒”孫茂芳執(zhí)著50
做好事,除了因為崇高的道德追求,還在于他的毅力和堅持,在于他把學雷鋒化為實實在在、持之以恒的自覺行動。習慣帶來的持續(xù)自覺,也許只是凡人小事,舉手之勞。但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能成就偉大。當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后,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精彩的人生!
17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
分)
答:
18
.選文第②段舉郭明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
分)
答:
19
.結合上下文,將選文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補充出來。
(2
分
)
答:
20
.你如何理解第⑤段“當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后,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精彩的人生
!
’這句話的意思?(
3
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7
.讓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
2
分)
18
.作為事實論據(jù)(
1
分),證明習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
(1
分
)
19
.示例:能天天汲取知識,學好本領。(
2
分)
20
.如果我們每個人自覺地把學雷鋒做好事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2
分)我們的人生就更有價值,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33263.html
相關閱讀:另一種珍愛 閱讀答案(江蘇省鎮(zhèn)江市)
《愛自己是一種責任》閱讀答案
《房間里的大象》閱讀答案
《節(jié)約著是美麗的》閱讀答案
《成功是成功之母》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