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賓賓
初春是散步的好季節(jié)。我?guī)е沂畾q的小外甥在郊外漫游,消磨著開學前的最后時光。
雖春寒當前,但柳絲已不再像越冬時那樣刻板的低垂,隨著風兒的鼓舞有了些生機,以她婀娜的姿態(tài)飄蕩在道路兩旁。零零散散的農(nóng)家攤位,擺設(shè)在飄蕩著的柳絲中間:蘑菇、紅薯、大棗、木耳、柿餅……
惟有一個攤位與它們不同,在就地鋪設(shè)的一塊方巾上,擺下了一雙雙五顏六色、只有中國舊式婦女才穿的鞋子 ——
三寸金蓮。它們在初春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奪目的流光。
我拉著小外甥的手,走近那席地而設(shè)的攤位,蹲下身來,端詳并挑揀著那一雙雙帶給這世界新奇和美妙的“
金蓮”
。就在那一瞬間,它足以將面對它的人們拉回到本世紀前的某一、某一月或者某一天。它就像一個夢,穿越時空的隧道,為人們講述著久遠的、伴隨著血淚的故事,同時又極力地顯示著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誰這么巧?把粗俗的東西變得這么高雅!”
我不知道,跟在我身邊的小外甥能否聽懂我這隨口而出的調(diào)侃。
“
這是我閑著沒事,琢磨著做的,要是還看得過去,就多拿幾雙,回去送朋友吧。”
這番話的語氣是那么輕松,我忍不住抬起頭來,才知道面對的是一位七十多歲模樣的農(nóng)婦。她的臉上沉淀著歲月的色素,略顯凌亂的銀絲在微風中輕拂……
“
我現(xiàn)在唯一的朋友就是我的小外甥,就買一雙送給他吧,回家擺在他的鋼琴上,作個裝飾!”
我自言自語著,顯得有些漫不經(jīng)心。
“
不,我可不要!”
小外甥不屑的語氣里夾雜著幾分羞澀。
于是我趕忙說:“
那買一雙我自己留著,多少錢呀?”
我邊掏出錢包,邊打問著價錢。
“
十元。”
那農(nóng)婦回答。
我用挑剔的目光審視著手中的鞋子說:“
看上去雖然漂亮,可還是不夠精致……
八元怎樣?”
我試著壓價。
“
那,那就八元吧……”
老婦人的話音未落,我身邊的小外甥就使勁扯我的衣襟,我回過頭去,望見那雙明凈、帶有幾分責難的眼睛,他的嘴唇微張,好像要說什么。
在孩子面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由一個成人自以為是的精明所導致的尷尬處境。我俯下頭去,對他說:“
高梁說得對,我們不能跟老人講價錢。”
我隨手拿起一雙小鞋遞給高梁,為了對剛才的行為表示歉意,我加倍付了錢。
歸途中,我小心地捧起那雙緞面小鞋,一改初見它時的挑剔目光細心打量。這雙紫色的提花錦緞“
金蓮”
,配以乳白色的鞋底、鵝黃色的沿口,給它本身的艷麗和華貴襯托出幾分典雅,幾分大方。一縷與鞋面近似的淡紫色長穗,將兩只鞋子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使它們不至于因為主人的大意而各奔了東西。這巧妙的構(gòu)思,不但牢固了兩只鞋子彼此的關(guān)系,還增添了它們的藝術(shù)魅力,正可謂一舉兩得!再看那針針線線的均衡、略顯夸張的造型,都體現(xiàn)出制作者對它們的精心。
我尋思著,這樣的精心是否就是為了換取一份報酬?我設(shè)想,當有一天我不再為官方效命,而用自己邁的余力換以金錢來補貼家用時,我是否也會面對此情此景?我是否也會用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對慘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時光無法傷及美德的延續(xù)。在很多時候,一個久經(jīng)世故的成人未必會比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更能夠徹悟做人的道理,人們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纏身而將原本的質(zhì)樸消磨得杳無蹤影,哪怕是一些功名早已成就了的人,或許依舊不懂得該怎樣以一個“
人”
的姿態(tài)去面對眼前的世界。而美德,就像孩子的臉一樣淳樸自然,像這早春的天空一樣清澈透明,她代表著人類對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對整個世界的愛心。我想,如果可以將人的心靈分為等級的話,那么“
愛心”
應該是最崇高的一等。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她都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雖然這身份常常被追名逐利的人們所忽略,可它仍不失為一個舉世公認的做人標準。
2003
2
月于北京稻香園
(原載于《中華散文》雜志2006
第十二期)
16
.文中畫線句說“
他的嘴唇微張,好像要說什么”
,請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模仿“
小外甥”
的語氣寫一段勸說的話。(2
分)(注意理由充分,語氣恰當。)
17
.作者筆下的“
三寸金蓮”
有哪些特點?(2
分)
18
.文中的“
七十多歲模樣的農(nóng)婦”
是一個怎樣的人?請聯(lián)系上下文簡要分析。(4
分)
19
.作者為什么在最后一段說“
時光無法傷及美德的延續(xù)”
,這樣寫有什么用意?(4
分)
參考答案:
16
.參考答案:“
大姨媽,老奶奶要的價錢并不過分,再說她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或做人要有愛心),您怎么還跟她討價還價呢?”
語言通順,語氣恰當(1
分),理由充分(1
分)
17
.參考答案:色彩搭配合理、構(gòu)思巧妙、針線均衡和造型略顯夸張。任意答出三點給2
分,任意答出兩點給1
分,只答出一點不給分。
18
.參考答案:勤勞(1
分),七十多歲琢磨著制作“
三寸金蓮”
,“
用自己邁的余力換以金錢來補貼家用”
(1
分);善良(1
分),“
以自己的心智和情感凝聚而成的作品去面對慘淡的世事和寡情的人”
(或以“
輕松”
美好的心境面對“
我”
的百般挑剔和無理還價)(1
分)。
19
.參考答案:久經(jīng)世故的成人常常因忙于功利,俗事纏身而將人類對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和對整個世界的愛心消磨殆盡(1
分),可是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屬于心靈最崇高等級的“
愛心”
,仍不失為一個舉世公認的做人標準(1
分)。
這樣寫既照應標題,又點明主旨(或卒章顯志)(1
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心靈最高等級——“
愛心”
的禮贊(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36106.html
相關(guān)閱讀:《賣傘姑娘》閱讀答案
小氣的父親 閱讀答案
閱讀課文《我們家的男子漢》片段(附答案)
父親的大學 閱讀答案(福建龍巖)
《捅馬蜂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