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初中學業(yè)考試
閱讀文言文,完成
9
~
12
題。
(12
分
)
【甲】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乙】一士人善畫,作鼠一軸
①
,獻之縣令。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旦而過之,軸必墜地,屢懸屢墜。令怪之,黎明物色
②
,軸在地而貓蹲其旁。逮
③
舉軸,貓則踉蹌逐之。以試群貓,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畫為逼真。
【注】
①
軸:畫卷。
②
物色:觀察。
③
逮:等到。
9
.【甲】文介紹了
,【乙】文中評價畫作精美的詞語是
。
(2
分
)
10
.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
①
佛印絕類彌勒
類:
②
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詘:
③
一士人善畫
善:
④
旦而過之,軸必墜地
旦:
11
.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
①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譯文:
②
令初不知愛,漫懸于壁。譯文:
【幫幫你】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
“
漫
”
常用的義項有:
①
水漲,淹;
②
遍;
③
無邊無際;
④
隨便。
答:
12
.請用自己的話說說,〔乙〕文中畫作的精美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2
分
)
答:
答案:
9
.核舟船頭三人的神情、動作
逼真
(評分說明:第一空大意正確即可。每空
1
分,共
2
分)
10
.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
①
類似,像
②
彎曲
③
善于,擅長
④
早晨
(評分說明:結合語境正確解釋,每空
1
分,共
4
分)
11
.
①
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在手卷下邊的衣褶中。
②
縣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隨便把它懸掛在墻壁上。
(評分說明:正確譯出“比”“漫”各
1
分,每小題大意正確
1
分,共
4
分)
12
.示例:通過寫貓的反應,從側面表現(xiàn)畫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畫卷拿起來,貓就蹦跳著追趕它,可見畫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評分說明:能結合寫貓的句子
1
分,用自己的話正確表述
1
分,共
2
分)
2008
上海市初中畢業(yè)生統(tǒng)一學業(yè)考試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
4
—
6
題(
7
分)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4
.上文出自課文《
》,其作者是明朝魏學?。第一自然段中“東坡”指的是北宋文學家
(人名)。(
2
分)
5
.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
2
分)
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譯文:
6
.上文具體描寫了“船頭”和“舟尾”人物各異的情態(tài),其目的是
。(
3
分)
答案:
㈢(
7
分)⒋(
2
分)核舟記(
1
分)蘇軾(
1
分)⒌(
2
分)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藏在手卷下的衣褶里。(關鍵詞:比)⒍(
3
分)說明核舟工藝的精巧(或:說明雕刻者高超的技藝)
(
山東省日照市)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
9
—
12
題。
(甲)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林嗣環(huán)《口技》
(乙)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其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魏學?《核舟記》
9
.填空。(
4
分)
甲,乙兩個文段都選自清代人
__________
編選的筆記小說《
___________
》。甲文段以“
______________
”字為核心,突出了民間藝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圍繞“
____________
”一詞,表現(xiàn)了王叔遠微雕技藝的精湛。
10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2
分)
①會賓客大宴
會:
_________
②罔不因勢象形
罔:
__________
11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
分)
①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譯文:
②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譯文:
12
.甲文段除對民間藝人進行直接描寫外,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請找出文段中側面描寫的句子。(
2
分)
答案:
9
.張潮
《虞初新志》善奇巧
10
.(適逢,正趕上
無,沒有)
11
.(
1
)全場子立刻肅靜,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
2
)他曾經送給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
12
.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36452.html
相關閱讀:《馬說》復習資料
人教版語文九級上冊語音及字詞復習資料
課內閱讀《偉大的悲劇》附答案
七級古詩文背誦默寫匯編
《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比較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