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王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的研究小組通過對柳江人洞的堆積物進行詳細研究,采用鈾系測法,首次對柳江人頭骨化石的出土地點進行了系統(tǒng)的地層代測定,結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
7
萬至
13
萬之間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認識的不超過
3
萬。
這意味著,具有解剖學上現(xiàn)代人特征的柳江人
——
現(xiàn)代中國人的祖先,比人類學家原先所認識的要更早生活在華南地區(qū)。這一結果使東亞人
“
非洲起源
”
學說受到挑戰(zhàn)。
此次采用的測方法,突破了以前碳
14
測定法最多只能測到
3
萬多的局限,而把可檢測的最遠時間延長到數(shù)十萬,這種方法目前在第四紀研究中,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比較成熟、可靠的方法。
去
5
月,美國《科學》雜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學家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獲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基因研究認為,東亞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萬前的北京人,他們于
3
.5
萬至
8
.9
萬前從非洲遷移到東亞地區(qū)。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慰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
此次采用的測方法,突破了以前碳
14
測定法最多只能測到
3
萬多的局限,而把可檢測的最遠時間延長到數(shù)十萬,這種方法目前在第四紀研究中,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比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
“
用基因研究的結果推測人類進化過程,無論如何是間接的。柳江人化石代的測定,直接證明了在
7
萬至
13
萬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經在華南地區(qū)生活了,而不可能是在這之后才從非洲遷移而來。
”
黃慰文說。
王危說:
“
在不久的將來,包括代學在內的對中國南方古人類遺址的系統(tǒng)綜合研究,有望揭示現(xiàn)代人類在東亞出現(xiàn)的代和演化模式。
”
7
.
有關對東亞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
王危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表明,具有現(xiàn)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祖先。
B
.
美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認為,東亞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萬前的北京人,而是非洲人。
C
.
美國的《科學》雜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測得出的,沒有科學依據(jù)。
D
.
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種條件的限制,
3
.
5
萬至
8
.
9
萬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從非洲遷移到東亞地區(qū)。
8
.
對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的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
在解剖學上柳江人具備了現(xiàn)代人的特征,因而被認為是現(xiàn)代中國人的祖先。
B
.
王危所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是通過對柳江人的頭骨化石運用鈾系測法測試分析獲得的。
C
.
鈾系測法由于可以檢測到最遠數(shù)十萬的時間,因而在第四紀的研究中比碳
14
測定法更為可靠。
D
.
基因研究法雖然也被一些科學家應用于古人類學研究中,但畢竟是間接地運用基因研究結果推測人類的進化過程,并不可靠。
9
.
有關古人類出現(xiàn)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
鈾系測法測試分析發(fā)現(xiàn),柳江人的頭骨化石所在地層的代距今
7
萬至
13
萬之間,甚至更早。
B
.
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
“
非洲起源
”
學說,還有待于包括代學在內的中國南方古人類遺址的系統(tǒng)綜合研究來證實。
C
.
柳江人可能
7
萬至
13
萬前或更早就已經在華南地區(qū)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
3
.
5
萬前至
8
.
9
萬前從非洲遷移而來。
D
.
中國的科學家終于找到了現(xiàn)代中國人的祖先就在中國的直接證據(jù),揭示出了現(xiàn)代人類在東亞出現(xiàn)的代和演化模式。
參考答案:
7
.
A
(
B
.
是中外的科學家而不只是
“
美國的科學家
”
;
C
.
“
沒有科學依據(jù)
”
錯誤;
D
.
“
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種條件的限制
”
在原文沒有提及)
8
.
B
(不是對
“
柳江人的頭骨化石
”
的測試分析,而是通過
“
對柳江人頭骨化石的出土地點進行了系統(tǒng)的地層代測定
”
)
9
.
D
(應為
“
有望揭示出現(xiàn)代人類在東亞出現(xiàn)的代和演化模式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442473.html
相關閱讀:《聲音:讓你又愛又恨》閱讀答案
《談白菜 李銳》閱讀答案
長沙市中考閱讀《中國適合走向“汽車社會”嗎?》附答案
中考語文高分指導:說明文閱讀題技巧指導
《鋪地莫忘透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