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放鶴亭記》學案(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0 《放鶴亭記》學案 編寫 :李會霞 張曉娟 【 學習目標 】 1、 學生通過學習,積累文言詞語,掌握文章內容。 2 、學生從了解蘇軾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 【 重難點提示 】 10
《放鶴亭記》學案
編寫

:李會霞

張曉娟

學習目標

1、
學生通過學習,積累文言詞語,掌握文章內容。
2
、學生從了解蘇軾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

重難點提示

1
,雖然本冊書為選修,但是文言文的學習重在積累,所以學生通過學習本課來積累文言詞語,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進而讀懂文章仍然是本課的重點。
2
,蘇軾的思想比較復雜,這種復雜的思想源自于其坎坷的經歷;本著從經歷入手的原則,深入探究本文的思想內涵就是學生們在學習中要解決的難點問題。

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

1
、學生自學解決學習的重點。
2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指導來解決學習的難點。

知識鏈接

——寫作背景
《放鶴亭記》是蘇軾的小品文代表作,寫于元豐元,是作者自請外任期間留下的作品,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崇尚隱逸,消極避世的思想情緒。文章記亭述鶴,借酒發(fā)感,敘議結合,亦文亦歌,抒發(fā)了個人清閑放曠、超脫塵俗的隱居之樂。蘇軾以大家手筆,輕描淡寫,點化議論,為我們構鑄了一篇情理兼?zhèn),文采斐然的小品文。千百來,盛讀不衰。
2004
高考湖南卷選用此文作為閱讀材料,自有其關懷人文,創(chuàng)意出新之所在。

自學導航

一、
日積月累,滴水穿石:
1、
實詞
得異境焉,作
亭于其上(

)   
而山人之亭,適
當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際





……
,縱其所如


)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暮則?
東山而歸(



郡守蘇軾,時從
賓佐僚吏(


 挹
山人而告知(


以為荒惑敗亂無若
酒者(


山人欣然而笑曰:

有是
哉!





啄青苔而履
白石(


 


黃冠
草履,葛衣而鼓琴(


2
、虛詞
   于   遷于故居之東        。


       作亭于其上          (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以   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


       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    。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


       其余以飽汝         。



二、

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1,
、通讀課文后,請概述每段的大意。
2
細細感悟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鶴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42635.html

相關閱讀:《邴原戒酒》閱讀答案
“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閱讀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讀《楚人養(yǎng)狙》閱讀答案附翻譯
《驥遇伯樂》閱讀答案
《賈人渡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