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分)
父親是位農民。他幼失怙,家中貧窮,沒有上過學,因而目不識丁。幸虧,“生活是本無字書,”他從生活中汲取了諸多人生經驗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30
多前的一個冬夜,父親有事出門,母親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竊賊把牛屋的后墻掏出一個大洞,偷走了牛。那時,牛是農家的“半邊天”,耕地打場都指望著它。這下“半邊天”塌了,母親自責得吃不下飯。父親回來,不但沒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說:“不要氣。大風刮走鴨蛋殼,財帛去了人安樂。”后來,父親借錢又買了一頭小牛。
曾經,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處老宅子。后來分家時,應一人一半,但二叔蠻不講理地霸占了大半。父親不和他爭,母親責怪他窩囊,他卻淡淡一笑:“不要爭。爭名奪利是枉然,臨死兩手攥空拳。”過了幾,二叔因為和他兒媳婦爭一點兒菜地,氣出了腦溢血,匆匆離世。
那,父親從集市上買回一棵核桃樹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摸著我的腦袋說:“桃三杏四梨五,棗樹栽上就賣錢。等著這棵核桃樹給你結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樹下眼巴巴地盼了好幾,卻仍然一個核桃也沒結。聽人說,核桃樹有公母之分,母的結果,公的不結果。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著一把鋸子對父親說:“這棵核桃樹是公的吧?還不如鋸掉算了!”父親拿過我手中的鋸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從容,萬物從容。”
我只好耐著性子又等了一,它終于結出許多青青圓圓的核桃。
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殼,吃著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親的話是對的。天地從容,萬物從容,人也要從容。
如今,閑暇時,我愛細細品味父親的這三句箴言。“不要氣”,他教我做一個豁達樂觀的人;“不要爭”,他教我做一個寬容厚道的人;“不要急”,他教我做一個鎮(zhèn)定從容的人。這三句箴言,雖然簡短,卻意義深遠,每一次品味都促我反躬自省,讓我受益匪淺。
(摘自《光明日報》,有改動)
9.
父親的三句箴言是什么?(3
分)
10.
第一段介紹父親的情況有什么作用?(3
分)
11.
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劃線句子的作用。(3
分)
12.
試分析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4
分)
13.
讀了這篇文章,談談你對父親的這三句箴言的理解。(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44136.html
相關閱讀:讓父親不再辛酸 閱讀答案
喚醒生命 閱讀答案
《一個美麗的錯誤(15分)》閱讀答案
《改變世界的第三個“蘋果”》閱讀答案
賣糖糕的老人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