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魚我所欲也》分層練習(xí)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課內(nèi)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shí)得到的話,那么就放棄魚而選擇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道義不能夠同時(shí)得到的話,那么就犧牲生命來堅(jiān)守道義。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遇到)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凡是可以避開禍患的辦法,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靠某種手段就可以茍全生命,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靠某種方式就可以避免禍患,有的人卻不肯去干。是因?yàn)樗麄兯非蟮,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事,不僅是賢明的人有這樣的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明的人能夠最終不喪失罷了。
一碗米飯,一盅肉湯,得到了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會餓死。(可是)惡聲惡氣地遞給人家,(就是)過路的(餓漢)都不會接受;踩踏過才給人家,討飯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對優(yōu)厚的俸祿卻不區(qū)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那優(yōu)厚的俸祿對于我有什么好處呢?(只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嗎?過去寧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妻妾的侍奉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做這種事:這種不符合禮義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本性。
一階試題
1
、孟子,名

,是

時(shí)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稱為


,《孟子》是記錄

的一部著作。
2
、給下面加點(diǎn)字注音
死亦我所惡



爾而與之(

一簞
食(

3
、解釋下面加點(diǎn)字的意思
二者不可得兼


故患有所不辟


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


鄉(xiāng)
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


4
、在孟子看來,熊掌比

更珍貴,義比

更有價(jià)值,“義”是“羞惡之心”,即后世所說的“

”,“

能勿喪”義的人是


5
、文中體現(xiàn)孟子“性本善”思想的語句是


6
、文中體現(xiàn)“人不能見利忘義”思想的語句是

7
、文中與“不食嗟來之食”意思相同的句子

8
、出自本文的成語有

、

9
、本文的中心論點(diǎn)是什么?是以什么方式引出論點(diǎn)的?這樣的方式有什么好處?



10
、孟子的“舍生取義”影響深遠(yuǎn),被認(rèn)為是積極的價(jià)值觀的體現(xiàn),而《中學(xué)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在修改時(shí)去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內(nèi)容。這是否說明“舍生取義”的價(jià)值觀已經(jīng)過時(shí)?請談?wù)勀愕目捶ā?br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48555.html

相關(guān)閱讀:《偉大的悲劇》拓展延伸《永不再來(節(jié)選)》閱讀答案
九級(下)文言文高效訓(xùn)練: 曹劌論戰(zhàn)《左傳》
紀(jì)伯倫《雨之歌》閱讀答案
《滿井游記》閱讀答案【?廣東省東莞市中考】
《送東陽馬生序》(明朝:宋濂)復(fù)習(x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