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
題。(
14
分)
[甲]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從學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
必當先讀百遍”
。又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從學者云:“
苦于無日。”
董遇言:“
當以三余。”
或問“
三余”
之意,董遇言:“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農時)之余也。”
14
用自己的話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訴從學者
。
(
3
分)
15
解釋下面兩組加點的詞。
(
4
分)
(
1
)
a
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被:
b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被:
(
2
)
a
或問“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6
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加點詞必須準確譯出)。
(
4
分)
(
1
)教授王君盛恐其
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
(
2
)冬者歲之
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17
談談你讀[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
3
分)
答案:
14
勉學勸善;利用“三余”勤讀;
評分說明:概括大意,每空
1
分,共
2
分;語言簡潔、通順
1
分。
15
(
1
)影響;穿著(或通“披”);
(
2
)意思;情趣。
16
(
1
)答:教授王盛君擔心墨池不夠明顯,于是寫了“晉王右軍墨池”懸掛在門前的楹柱之間來標明它。
(
2
)答:冬天是一的空閑時間,夜晚是一天的空閑時間,陰雨的時候是農時的空閑時間。
評分說明:每小題
2
分。大意正確且譯出加點詞
1
分;語言通順、完整、簡潔
l
分。
17
答:要點:善于利用空閑時間來學習。(可從不同角度談啟示,如①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②董遇誨人不倦……)
評分說明:有啟示
1
分;能結合啟
l
示,言之成理地作一點分析
1
分;語言通順、完整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0388.html
相關閱讀:《魯人徙越》閱讀答案
“閡縣林琴南孝廉紓”閱讀答案附翻譯
孟郊《游終南山》吳均《與朱元思書》比較閱讀及答案
閱讀《包拯傳》附答案及翻譯(?成都中考)
《曹劌論戰(zhàn)》《公羊傳》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