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美一切皆美
記者:您30
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
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chǎn)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
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jīng)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
記者:從鄉(xiāng)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jīng)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jīng)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
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yīng)。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
記者:在您的環(huán)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nóng),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jīng)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
記者:在經(jīng)歷5000
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yōu)雅?
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
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jīng)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jīng)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
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yīng)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
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yīng)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
記者: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yīng)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nèi)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zhì)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
14
.
下列對訪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
恰當?shù)膬身検牵?
B
)(
C
)(5
分)
A.
林清玄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古詩意在說明天賦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大的效果。
B.
林清玄引用張潮的話,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說出了他的成長環(huán)境與他的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也說出了生活與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
C.
林清玄舉愛瑪仕的包賣到100
萬人民幣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傾斜,人們失去了對事物真實價值的判斷能力。
D.
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仙與俗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因此文學是必不可少的。
E.
林清玄所說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個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會美起來。
(答出一項給3
分,A
項,作者意在說明學無止境,讀多少書都是不夠的。所以應(yīng)該勤于讀書,形成逐漸厚重的積累。D
項,作者意思是說文學只是一種比較好的途徑,并非必不可少。E
項中“積極樂觀”理解狹隘且無根據(jù),作者的意思是說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可以使人對世界的感受認識豐富起來,發(fā)現(xiàn)更多的趣味。)
15
.
這篇訪談共涉及了哪幾個主要話題?請分條概述。(6
分)
訪談共涉及到三方面的話題:林清玄在文學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拜金拜物的光怪陸離的現(xiàn)實中怎樣活得優(yōu)雅;在價值多元的時代中青應(yīng)如何對待文學。(每項2
分,共6
分,意思對即可。)
16
.
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
分)
從小就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1
分)熱愛讀書,手不釋卷,一門深入,堅持積累;(2
分)小時候苦難經(jīng)歷的磨煉,使他能夠適應(yīng)各種環(huán)境;(1
分)生活的大書使他獲得了豐厚的人生閱歷,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1
分)不被欲望捆綁,心靈充實。(1
分)
17
.
怎樣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請結(jié)合你的讀書經(jīng)歷談?wù)勎膶W對你的影響。(8
分)
“第一流的文章”說的就是文學,“生命的化妝”是說文學可以使人的靈魂變得美麗和豐富。這句話說出了文學對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靈,提高人的修養(yǎng),豐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氣質(zhì),加深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等等。(4
分)考生在答個人的讀書經(jīng)歷時把握住兩點即可得分,一是讀的必須是文學作品,二是談對精神成長方面的作用。(4
分)
19.
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結(jié)合文章賞析兩處劃線部分。(4
分)
(1
)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jīng)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
(2
)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yīng)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
21.
根據(jù)文意,請談?wù)勗鯓幼霾拍苓_到“
真正的優(yōu)雅”
。(4
分)
22.
這篇訪談主要談了林清玄文學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標題卻是“
心美一切皆美”
,你覺得切合全文主旨嗎?請談?wù)勀愕目捶ā#?
分)
參考答案:
19.
(1
)文思泉涌,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2
)小時候苦難經(jīng)歷的磨煉;(3
)勤奮讀書,堅持積累;(4
)對欲望不敏感。(4
分,每點1
分)
20.
(1
)運用了夸張的手法(1
分),極言讀書積累的重要性,給人以讀書的緊迫感(1
分)。
(2
)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人的心靈比作天平(1
分),生動形象的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1
分)。
21.
克制欲望,讓自己的心靈放松、充實(2
分);把握(不迷失)自我,讓自己的心靈有所寄托(2
分)。
22.
切合全文主旨。(1
)這是作者的原話,能表達作者對文學和人生的思考;(2
)文中談到積累的快樂、克制欲望等,這也說明了“
心美一切皆美”
;(3
)文學是心美情深容易進入的途徑。(6
分,每點2
分)
(答不切合,言之成理,理由充分也可)
1
.林清玄作為一位知名作家,成功的“
訣竅”
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yīng)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
欲望”
與“
滿足”
的關(guān)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林清玄說:“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意?請結(jié)合文意及你自己的體會與感悟進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①
在讀書與寫作方面堅持積累,且認為“
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
。②
小時候的艱苦生活使他有很強的適應(yīng)能力,且心思單純,欲望不多。③
從小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雖非“
學富五車”
,但卻“
一門深入”
。④
用“
文學”
充實自己的心靈世界,有著“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的優(yōu)雅情懷。
2
.示例:①“
欲望”
與“
滿足”
之間總是充滿張力,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砝碼來使它們之間保持平衡。②
這個使“
欲望”
與“
滿足”
保持平衡的砝碼,就是能夠使我們的心靈充實的東西,比如文學。③
人處于“
欲望”
與“
滿足”
的中間,處于“
俗”
與“
仙”
之間,每一個人都應(yīng)力求做一個“
平正”
的人。
3
.示例:當今青在成長的過程中,應(yīng)以文學為伴。①
文學是心靈與情感的藝術(shù),可以幫助青們塑造美麗的心靈,培養(yǎng)真摯的情感。②
如果心靈美麗,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會很美。③
如果情感深厚,我們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④
作為青學生,如果要使生命、外表、氣質(zhì)變得更好,就應(yīng)讓文學陪伴我們成長。(
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700.html
相關(guān)閱讀:《單純》閱讀答案
《去羅馬的路只有一條》閱讀答案
《談感恩》閱讀答案
花開半時偏妍 閱讀答案(遼寧省大連市語文)
漫說姓名文化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