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珍惜憤怒 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珍惜憤怒


畢淑敏


小時候看電影虎門硝煙的英雄林則徐在官邸里貼一條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種兇惡丑陋的東西,需要時時去制服它。


長大后當了醫(yī)生,更視怒為健康的大敵。師傳我,我授人:怒而傷肝,怒較之煙酒對人危害更烈。人怒時,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瞳孔放大,汗毛豎緊……一如人們猝然間遇到老虎時的反應。


怒與長壽,好像是一架蹺蹺板的兩端,非此即彼。


人們渴望強健,人們于是憎惡憤怒。


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為代價,換取永遠珍惜憤怒的權(quán)利。


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沒有憤怒的人生,是一種殘缺。當你的尊嚴被踐踏,當你的信仰被玷污,當你的家園被侵占,當你的親人被殘害,你難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樣的憤怒嗎?當你面對丑惡面對污穢,面對人類品質(zhì)中最陰暗的角落,面對黑夜里橫行的鬼魅,你難道能壓抑住噴薄而出的憤怒嗎?


憤怒是我們生活中的鹽。當高度的物質(zhì)文明像軟綿綿的糖一樣簇擁著我們的時候,現(xiàn)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的一樣軟弱。小喜小悲纏繞著我們,我們便有了太多的憂郁。城市人的意志脫了鈣,越來越少倒拔垂楊柳強硬似鐵怒目金剛式的憤怒,越來越少幽深似海水波不興卻蘊育極大張力的憤怒。


沒有憤怒的生活是一種悲哀。猶如跳躍的麋鹿喪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猶如敏捷的靈貓被剪掉胡須。當人們對一切都無動于衷,當人首先戒掉了憤怒,隨后再戒掉屬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著的時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


我常常冷靜地觀察他人的憤怒,我常常無情地剖析自己的憤怒,憤怒給我最深切地感受是真實,它赤裸而新鮮,仿佛那顆勃然跳動的心臟。


喜可以偽裝,愁可以偽裝,快樂可以加以粉飾,孤獨憂郁能夠摻進水分,惟有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與鐵撞擊一瞬間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為代價鍛造出的雙刃利劍。


喜更象是一種獲得,一種他人的饋贈。愁則是一枚獨自咀嚼的青橄欖,苦澀之外別有滋味。惟有憤怒,那是不計后果不顧代價無所顧及的坦蕩的付出。在你極度憤怒的剎那,猶如裂空而出橫無際涯的閃電,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隱秘的內(nèi)心。于是,你想認識一個人,你就去看他的憤怒吧!


憤怒出詩人,憤怒也出統(tǒng)帥,出偉人,出大師,憤怒驅(qū)動我們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輝煌的業(yè)績。只要不喪失理智,憤怒便充滿活力。


怒是制不服的,猶如那些最優(yōu)秀的野馬,迄今沒有任何騎手可以駕馭它們。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瀉而下的壯麗的瀑布,憤怒是人生命運之曲抑揚起伏的高亢音符。


珍惜憤怒,保持憤怒吧!憤怒可以使我們輕?v使在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種生命的壯美。



1
、作者主張“珍惜憤怒”,其理由是什么?(5
分)




2
、林則徐主張“制怒”,人們憎惡憤怒,作者則主張“珍惜憤怒”,這是否矛盾?為什么 ?(5
分)



3
、憤怒“是以人的生命力為代價鍛造出的雙刃利劍”,
使用的修辭方法是什么?含義是什么?(4
分)



4
、對文章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4
分)


A
、文章以林則徐和醫(yī)生的話為例,說明憤怒一則妨礙處世,二則有害健康,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做出“永遠珍惜憤怒”的宣示,令人為之一震,起到了先聲奪人之效。


B
、憤怒的消極作用早被人所共知,作者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專講憤怒的積極作用,切中時弊,讓人耳目一新,頗受啟發(fā)。


C
、作者論及何以要“珍惜憤怒”時,激情噴涌,語言犀利,且善用比喻,妙語連珠,警句迭出,讀來頗有痛快淋漓之感。


D
、作者主張“珍惜憤怒”,持之有故,也言之成理,不過,結(jié)尾處說“縱使在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種生命的壯美”,有失分寸,與前面稱憤怒為“雙刃劍”相左。


E
、

文章熱情謳歌了憤怒的積極意義,(不喪失理智)字里行間溢滿陽剛之氣,語言含蓄蘊藉,令人回味。










參考答案:


1.

(1
)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人生不能沒有它;(2
)各種情感中,惟憤怒最真實;(3
)憤怒可以使人做出輝煌業(yè)績。(4
)越來越少倒拔垂楊柳強硬似鐵怒目金剛式的憤怒,越來越少見幽深似海水波不興卻孕育極大張力的憤怒,作者對此持否定(
或不滿)
的態(tài)度。


2.
不矛盾。人們“憎惡憤怒”是從憤怒的消極方面說的。憤怒容易暴露"
赤裸裸的內(nèi)心"
,容易暴露真實的自己,不利于在復雜環(huán)境下的對敵斗爭,故此需要"
制怒"
。


作者的“珍惜憤怒”是從憤怒的積極方面說的。作者認為,人類生活不能沒有憤怒,憤怒可使生命充滿活力,是生命的一種壯美之舉,沒有憤怒的人生是一種殘缺,沒有憤怒的生活是一種悲哀。這體現(xiàn)了作者對高品質(zhì)生命的追求,同時也是對完美情感生活的呼喚,因而,即使憤怒有對人不利的一面,人也應當珍惜憤怒的權(quán)利。


3.
比喻(或暗喻)。憤怒是人生命力的瞬間強烈釋放,他的作用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


4.D
、E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711.html

相關閱讀:激發(fā)“到此一游”的文明恥感 閱讀答案(淄博)
《留點空白》閱讀答案
中考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沖刺階段)
“為什么中國當代沒有文學大師”閱讀答案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