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又欲
“
推
”
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quán)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jié),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
“
推
”
字與
“
敲
”
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
“‘
敲
’
字佳。
”
遂并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譯文】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又想用
“
推
”
字(來替換
“
敲
”
字),反復(fù)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xù))吟詠,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
的姿勢。(行人)看到賈島這個樣子都很驚訝。當(dāng)時韓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jié),還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勢。于是一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xì)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
“
推
”
字還是用
“
敲
”
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
“
用
‘
敲
’
字好。
”
兩人于是并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閱讀訓(xùn)練】
1
.下面句中加點
“
之
”
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
.退之立馬良久之
B
.何陋之有
C
.久之,目似瞑
D
.悵恨久之
2
.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
一日于驢上得句云
……
②
煉之未定
③
觀者訝之
④
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
3
.
這篇短文作者意在贊揚賈島什么精神?
答:
答案:
1.B2.
①
想到
②
鍛煉,此指反復(fù)思考
③
驚訝
④
詳細(xì)
3.
贊揚了賈島寫文章時在遣詞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747.html
相關(guān)閱讀:《黠鼠》閱讀答案(附翻譯)
《桃花源記節(jié)選》《義犬》比較閱讀及答案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閱讀答案(附翻譯)
《鄒忌諷齊王納諫》“帝堯者,放勛”比較閱讀及答案
《賑災(zāi)(節(jié)選)》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