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的歷史著作。經(jīng)西漢末劉向編訂成書,全書共33
篇,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其體例為國別體,全書共12
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歷史散文。
二、給下列詞語中加線的字注音
八尺有余(y
òu
)
形貌?麗
(y
ì
)
朝服衣冠(gu
ān
)
孰視之(sh
ú)
窺鏡自視(ku
ī)
謗譏于市朝(b
àng
)
期之后(j
ī
)
間(ji
àn)
進
三、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1
、鄒忌諷齊王納諫
(采納、接受
)
2
、形貌?麗
(光艷美麗
)
3
、臣之妻美我者,
私我也
(
偏愛,
動詞
)
4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實在)
5
、皆以美于徐公(
認(rèn)為
)
6
、王之蔽甚矣(
受
蒙蔽
)
7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當(dāng)面指責(zé))
8
、能謗譏于市朝(議論;公共場合
)
9
、時時而間進
(不時,有時候)(
間或偶而
)
10
、期之后
(
一周)
四、通假字
五、解釋下列詞語
1
、詞類活用
(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用作狀語,當(dāng)面)
(2
)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
服:(
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
(3
)臣之妻美我者,
私我也
私:(形容詞用作動詞,偏愛)
(4
)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5
)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美,認(rèn)為……美)
2
、古今異義詞
(1
)今齊地方千里
地方:古義:(土地方圓
)
(2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義:(國君的近臣,左膀右臂)
(3
)能謗譏于市朝
謗譏:古義:(指責(zé),勸諫)
(4
)窺鏡而自視
窺:古義:照
(5
)暮寢而思之
寢:古義:睡覺,脫衣而眠
(6
)鄒忌諷齊王納諫(
古義:諷,委婉勸說)
雜)
六、相關(guān)成語
門庭若市——門可羅雀
七、原文填空
1
、鄒忌與徐公比美的前提是:
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日矢麗。2
、表現(xiàn)鄒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yuǎn)甚。3
、鄒忌問妻、妾、客發(fā)出的“三問”是:
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復(fù)問其妾曰:“吾與徐公孰美?”
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4
、妻、妾、客所做出的“三答”是: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
、鄒忌為何在與徐公比美時不自信?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6
、鄒忌從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啟發(fā)的句子: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7
、鄒忌是從什么地方看出齊威王受了蒙蔽的?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8
、威王采取的納諫措施: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八、重點語句翻譯
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譯文: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授予上等獎賞
2
、期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譯文:滿一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3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譯文: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個美?
4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能在公眾場所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授予下等獎賞
5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譯文:這就是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文: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美,是偏愛我
7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譯文:您漂亮極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8
.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漂亮,就又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更漂亮?
九、問題拓展
1
、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贊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
答:圍繞“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來答示例:
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2
、鄒忌認(rèn)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答:因為齊王身邊的人阿諛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聽到真實的情況
3
、鄒忌的勸諫藝術(shù)有什么特色?
答:鄒忌采用了設(shè)喻類比的方式婉言進諫;把家事與國事巧妙類比,以小見大,說理透徹,極具啟發(fā)性與說服力什么是“設(shè)喻”和“類比”論證?
(設(shè)喻是指設(shè)置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xiàn)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
類比推理是一種根據(jù)兩個同類事物某種屬性的相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方式。類比推理是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其結(jié)論不是必然性的。兩個同類事物之間的相似點越多,推出的結(jié)論就越可靠。)
4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從語言運用的角度,鄒忌的進諫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答:忠言不一定逆耳在與同學(xué)、父母、師長等的交往過程中,在向?qū)Ψ教岢鲆庖娀蚪ㄗh時,如果能講究說話方式,語言含蓄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順耳,從而使對方愉快接受
5
、對文中的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
答:只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并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即可
示例1
:喜歡鄒忌——他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
:喜歡齊威王——他胸懷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兵的愿望等
6.
文中依次敘述“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之后”進諫者的人數(shù),這是為什么?
要點:說明齊國的政治日益清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795.html
相關(guān)閱讀:《孔乙己》片段閱讀答案
《藤野先生》語段閱讀答案
《周處》(七級上)復(fù)習(xí)指南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閱讀答案
魯迅《社戲》同步訓(xùn)練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