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16
題。(
11
分)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dāng)然是低能兒,分?jǐn)?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添教霉菌學(xué),細(xì)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zhàn)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2.
選文主要記述了一件什么事?(
2
分)
13.
選文中“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兩處“他們”分別指哪些人?(
1
分)
14.
“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15.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dāng)然是低能兒,分?jǐn)?shù)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一句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
分)
16.
閱讀選文,請你試對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的原因加以概述與評論。(
4
分)
(
1
)原因:
(
2
)評價:
參考答案:
(二)閱讀《藤野先生》選段,回答
12
—
16
題。(
11
分)
12.
電影事件改變了“我”的觀念(
2
分)
13.
前一個指受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學(xué)生;后一個“他們”指閑看槍斃犯人的麻木的中國人。(
2
分)
14.
“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
2
分)
15.
表達(dá)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情感。
16.
原因:在課堂上看電影時,看到中國人那種麻木、不覺醒的精神狀態(tài),他認(rèn)為學(xué)醫(yī)只能醫(yī)其身體上的痛苦,而不能醫(yī)其心靈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筆寫文章,才能喚醒國人的不覺醒的意識。評價:這是魯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現(xiàn)了他總是站在國家與民族利益的高度想問題與做事情,將自己的人生與祖國的民族聯(lián)系起來,具有極強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798.html
相關(guān)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課文分析及閱讀理解
新聞概括題解題思路及精華訓(xùn)練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復(fù)習(xí)要點
《蘆花蕩》重點語段閱讀及答案
《新聞兩則》課堂練習(xí)(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