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評價富裕,語言豐富
研究表明,當學生某種良好的行為出現之后,如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認可,就會產生某種心理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并使同類行為繼續(xù)向更高層次需要作出積極努力。而目前很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喜歡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喜歡把機會讓給學生,這樣的課堂即使學生聽懂了知識內容,也不是一堂成功的課堂,因為這種課堂沒有讓學生得到表現,學生得不到內心的滿足。就算學生得到回答問題的機會,如果常常聽到機械的重復的套語,如:“好!”“很好!”……可以看出老師缺乏感情,缺乏對內容實質性的評價,教師脫口而出的隨意性評價不僅不能給學生產生積極的導向,反而可能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多提問題,多讓學生回答;即時評價不能太隨意,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強化課堂教學的肯定性評價
肯定性評價是指從正面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認可和承認,包括贊美、表揚、鼓勵、祝賀、期望、勉勵、信任、理解等評價形式。學生在課堂討論、練習、質疑等教學活動中一部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獨特,思路清晰,思維質量高,充分體現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師在課堂評價中充分表揚給予肯定,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評價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同步發(fā)生,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愉悅之感,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強烈的學習需求,并轉化為巨大的內在驅動力,驅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合理使用即時評價的激勵語言
即時評價低起點、小目標、勤評價、快反饋的做法,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因此,教師對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方式為主,善待學生的思維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掌握了什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應引起注意的是,夸大贊賞會加重學生負擔;過分貶低會挫傷自尊,使學生失去信心。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要能引起學生心靈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即時評價的目的。如“你真棒!你說得真好!你真聰明!”這樣的評價,學生最多只能了解一個終極性的結果,究竟好在哪里?棒在何處?聰明在哪里?學生無從知道。所以,課堂即時評價的激勵語言也要有指向性,使學生從中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四、正視學生的錯誤,對學生不要一味表揚
教育家班杜拉認為:“看到榜樣的言行受到獎勵,要比只看到榜樣的言行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樣,他也認為:“看到錯誤的行為受到批評,也能有效地遏制學生進行錯誤的嘗試,并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边@說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但表揚為主并非排斥批評的評價。學生還是一個孩子,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要教給他們怎么做,這樣才有利于他們發(fā)展。如果老師不管學生表現如何,一味給予表揚,對于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就會上癮;過多的表揚也會讓學生無動于衷,更起不到鼓勵的作用。我們應將批評有效融入表揚中,在表揚中警示學生,讓學生提高認識,強化自律行為,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
五、重視結果,更重視過程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重結果,忽視過程”,老師的評價只追求正確的結果,側重于結論的記憶和運用,弱化了結論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的展示。這個弱化導致了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識難以形成有機的系統(tǒng)。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被動等待教師評判的依賴心理,不利于形成主動反思和分析的能力。所以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結構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學生展示自己思考過程的同時,也是學生相互學習,相互補充,不斷完善,共同提高的反思過程。
六、不忘無聲的評價
無聲的評價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而是巧妙地用肢體語言或文字語言來評價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幫助學生取得進步,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鼓勵都是評價,都能促使學生進行自我修正,提高學生學習信心。
總之,評價要以學生為主,要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堂的即時評價,徹底改變過去“為評價而評價”“重結果輕過程”現象,重視即時性評價,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在教學中的即時評價的目的是反映學生數學學習的成就和進步;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解題策略、思維或習慣上的長處和不足;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期望,旨在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積極的眼光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看學生,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以及閃光點,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全面評價學生。(來源:鳳凰數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4942.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常用數學公式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