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鄭人買履》,完成文后問題。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
.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①
履(
鞋子
)
②
操(拿
)
③
度(量長短
)
④
寧(
寧可
)
2
.翻譯: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譯文:等他趕回來時,集市已經(jīng)關(guān)了,他終于沒買到鞋。
3
.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啟發(fā)人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實際情況解決問題。
二、閱讀《刻舟求劍》,完成文后問題。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
.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涉(
渡江
)
②遽(
急忙
)
③是(
這兒
)
④求(尋求
)
2
.分別指出加點詞所指代的內(nèi)容。
①其
劍自舟中墜于水(
涉江者
)
②從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
)
3
.解釋下加點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歸類。
A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
至之市,而忘操之。
C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詞,代物的:(
A
、
C
)
⑵做動詞用的:(
B
)
4
.翻譯:是吾劍之所從墜。
譯文:這兒是我的劍掉落下去的地方
(我的劍是從這兒掉落下去的。
)
5
.這則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56283.html
相關(guān)閱讀:孟郊《游終南山》吳均《與朱元思書》比較閱讀及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dǎo)讀《楚人養(yǎng)狙》閱讀答案附翻譯
《胡服》《繚綾 白居易》比較閱讀及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dǎo)讀《千里之馬》閱讀答案附翻譯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dǎo)讀《前事不遠(yuǎn) 吾屬之師》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