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林凡
背景簡介
:
“
九
·
一八
”
以后,日寇加緊侵略我國,國土日益淪喪。國民黨反動政府于
1934
派親日分子黃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絕。日軍深入華北。
悲觀失望的氣氛籠罩著上層社會。當(dāng)時資產(chǎn)階級報紙《大公報》發(fā)表社論,指責(zé)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zé)任。針對這觀點,
:
中國有充滿自信力的人存在著,他們是中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內(nèi)容簡介
:
這篇雜文就當(dāng)時對抗日前途悲觀失望的論調(diào)提出義正辭嚴的批判,既猛烈抨擊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國民黨反動派,又熱情歌頌了在斗爭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對中國前途充滿了信心。
課文分析
:
第一部分
:
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jù)。
(1--2)
開篇以似乎確鑿的事實為據(jù),用一句話指出了三個階段中
“
中國人
”
表現(xiàn)出來的三種不同的態(tài)度
:1
、盲目驕傲,夜郎自大。
(“
總
”
含有
“
一向
”
的意思
)2
、盲目崇拜,借助外援。
(“
只
”
含有
“
唯一
”
的意思
) 3
、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
一味
”
含有
“
死心踏地
”
的意思
)
把這三者聯(lián)貫起來,其態(tài)度是
: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虛無渺茫。因此有人
“
慨嘆
”: “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
這是論敵的論點。
(
這是報刊上先后宣揚過的三件
“
事實
”
,都不過是
“
公開
”
的、表面的東西,并不能反映社會的本質(zhì)和主流
)
用了三個事實來反復(fù)強調(diào)和肯定,即事實已鑄成鐵案。
第二部分
:
駁斥論敵的論點和論據(jù)。
(3--8)
根據(jù)批駁的對象不同,分兩層。
第一層,針對對方的三個論據(jù),運用層層剝繭的方法,指出其虛偽性和欺騙性,抨擊其賣國行徑。
(3--5)
“
他信力
”
、
“
自欺力
”
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兩個新詞,用
“
自
”
和
“
他
”
,
“
信
”
和
“
欺
”
兩對反義詞衍義造成的。這是一種修辭手法,這兩個新造的詞和原詞
“
自信力
”
一對照,就顯出極其深刻的諷刺意義。
第二自然段
“
有人
”
是指梁實秋等文人,針對對方三個論據(jù)一一批駁。文章用兩個假設(shè)復(fù)句,第一個假設(shè)復(fù)句,
“
自信
”
早已失掉,第二個假設(shè)復(fù)句,是退一步講,接著指出失掉
“
他信力
”
后可能尋找一條
“
新生路
”
,那就是相信自己,
“
但
”
字一轉(zhuǎn),
“
不幸
”
得很,走上了一條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虛無漂渺、精神麻醉的路。這就是上層統(tǒng)治者自欺欺人,以掩蓋他們乞求于帝國主義鎮(zhèn)壓革命的罪惡目的。因此,文中
“
中國人
”
究竟是誰,就不言而喻了。
這里加著重號的句子,是反動政府
“
書報檢查處
”
刪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層統(tǒng)治者大搞求神拜佛來掩蓋自己投降賣國真面目的反動實質(zhì)。
第五自然段從正面立論,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邏輯結(jié)論。既失掉
“
自信力
”
又失掉
“
他信力
”
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
“
發(fā)展自欺力
”
的表現(xiàn),這一語道破了反動派自欺欺人的實質(zhì)。
第二層,正面歌頌我國有史以來前仆后繼戰(zhàn)斗著的中國人民,揭露反動派兇殘毒辣的行徑,駁斥論敵的論點。
(6--8)
第六自然段是過渡段,承上啟下,明確論點
“
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
。先承接上文,對
“
自欺
”
作了歷史說明,指出
“
自欺
”
是反動派的老貨色,從古就有,于今更甚。
“
籠罩了一切
”
說明
“
自欺
”
在當(dāng)時國民黨上層社會泛濫的嚴重性。
這里的
“
中國人
”
與上文的
“
中國人
”
內(nèi)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國民黨反動派一小撮民族敗類;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國人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457285.html
相關(guān)閱讀:《五柳先生傳》《醉翁亭記》比較閱讀及答案
初中生閱讀題及:《懷表,很老很老了》
《鄒忌諷齊王納諫》閱讀答案《廣西桂林市中考》
七年級上《秋天的懷念》導(dǎo)學(xué)案
《小石潭記》《滿井游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