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夏衍的魅力》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夏衍的魅力 在大六部口那個漂亮的四合院和陳設(shè)簡陋乃至寒酸的房間里,我們從來只談國家、世界、文藝大事。我說: 上星期三,報紙上有一篇重要的報道 他說: 噢,不是星期三,是 夏衍的魅力
  在大六部口那個漂亮的四合院和陳設(shè)簡陋乃至寒酸的房間里,我們從來只談國家、世界、文藝大事。我說:

上星期三,報紙上有一篇重要的報道
……”

  他說:

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為他的水晶般的清晰嚇了一跳。因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歲,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時候距離我出生人世還有七。
  他永遠是那么敏捷,條理,言簡意賅,不打磕巴兒,不模糊吞吐,不哼哼哈哈,節(jié)奏分明而又迅疾,應(yīng)對及時而又一針見血。他的這些特點使你不相信他是一個九十多歲的人。
  如果是第一次見面,你也許會為他的瘦削而吃驚,他這個人也像他的思想、語言一樣,刪除了一切枝蔓鋪排,只留下提煉到最后的精粹。據(jù)說他從來沒有達到過五十公斤,在他的生命晚期,他大概只有三十公斤體重。
  然而,他總是明白透徹,一清見底。
  他當然是絕對的前輩,然而他從來不擺前輩的譜。他早就擔任高級領(lǐng)導(dǎo)職務(wù)了,然而他從來不拿哪怕是一點點官架子。說起待遇,他說五十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當?shù)匕凑账募墑e給他安排了房間,

那房間大得太可怕。

他說的時候似乎還

心有余悸

。八十代初期,有一次鄧友梅同志稱他與另一位擔任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的老作家為

首長

,他立即打斷,說:

不要叫首長。


  他真誠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對一切新的知識新的動向感興趣,而且像青人一樣的幽默,在這方面,他永遠不老。
  我第一次聽他講話是他在第四次文代會上致閉幕詞。與一些官樣文章不同,夏老語重心長地講了反封建與學科學,字字出自肺腑,字字是畢生奮斗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寄大希望于輕人,令人感奮不已。
  對各種問題他常有獨具慧眼的卓識,例如他說過,建國后前三十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搞計劃生育。你聽了會一怔,再一想實在是深刻:甚至連

文化大革命

這樣的駭人聽聞的錯誤也是可以事后在某種程度上予以彌補和糾正的,人一下子多出來了好幾億,誰有本事予以

糾正

呢?從此,世世代代,后人們就得永久地背起這多出的幾億人口的包袱
——
后果了。
  華藝出版社一九九

出版了一個《當代名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領(lǐng)導(dǎo)要我求夏公給寫個序。考慮到夏公的高齡,我起草了一個提綱供他參考。夏公給我寫了一封信,說是各人文章寫起來風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無法使用我代為起草的提綱,他自己一筆一畫地另外寫了頗有見地而又清澈見底的序言。他還對一個我們都很熟悉的朋友說:

按王蒙的那個提綱去寫,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會是夏衍寫的呢!

就這樣,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綱

槍斃

了。但可能是為了

安慰

我,他聲稱他的序言里已經(jīng)吸收了我的提綱。我也就假裝得到了安慰和鼓勵,心中暗暗為老人喝彩叫絕。
  提起文藝界某些小圈子現(xiàn)象,夏公不火不怒地笑著說:

我看他們一個是

魯太愚

,一個是

全都換

。

他用了韓國兩位政治家的名字的諧音,令人忍俊不禁。當然,請韓國朋友們原諒,這里絕對沒有對韓國政治家不敬的意思。
  然后他又俏皮地說:

有些人現(xiàn)在是分田分地真忙了,但是誰知道分了地后長不長莊稼?


  他莞爾一笑,覺得有趣。
  他的話傳出去了,其實挺厲害。
  但我從沒有看到過他為了小人得志的事兒發(fā)怒,他也從來不向我抱怨訴苦,哪怕是老人的生理上的病痛。他也從不炫耀自夸什么,從無得意洋洋之態(tài),正如從無怨天尤人之語。他從不談個人,也不說任何個人的壞話。對于個人之間的親疏遠近恩怨,他一貫認為是小問題,這樣我也就不好意思向他抱怨任何人,包括被抱怨了絕對不會冤枉的人。同樣,我也從不與他談我個人處境上的風波,不管風波已經(jīng)到了什么程度。在我們的頻繁接觸中,從來沒有為個人的事互相關(guān)照或者求助。

稀粥事件

他也略表關(guān)心,他當然有他的傾向,但是他堅持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上述的

夏味幽默

中的譏諷意味,對于他來說,也就算是到了頂了。他自己還是高高興興地過日子,每天他細細地看書看報聽廣播,只關(guān)心大事。
  小事當然也有,例如養(yǎng)貓與觀看世界杯足球比賽實況轉(zhuǎn)播。七十代初期,與世紀同齡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球并如數(shù)家珍地有所評論,這真是一絕。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兩棵丁香樹,一紫一白。一九九

開花時節(jié),我去賞花,打從輕時候我就喜歡丁香。夏老那天也高興,扶著拐杖出來看花,看小貓在房上跑,他還興致勃勃地說是它也喜歡石榴花。那場面很像是一幅水墨

新春行樂圖

。
  人老到一定程度,會有一種特殊的美:那是無限好的夕陽,個性已經(jīng)完成,是非了如指掌,經(jīng)驗與學識博大精深,知止有定,歷盡滄桑,個人再無所求,無欲則剛,刀槍不入,超脫俗凡,關(guān)注人生,原諒一切可以原諒的人和事,洞悉一切花拳繡腿,既帶棱帶角,又含蓄和解。一語中的,入木八分,一言一笑都那么有鋒芒,有智慧,有分量有原則有趣味而又適可而止。
  今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時候看望他。我們談?wù)摰氖巧鐣伟矄栴}與《人民日報》刊登的胡繩同志的文章:《馬克思主義是發(fā)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談笑風生。說曹操曹操就到,說著說著胡繩同志進病房來看望夏公來了。據(jù)說那是夏公去夏病情不好住院以來情況最好的一天。
  倒數(shù)第二次與夏公(昏迷前)的見面是一九九四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勞,靜臥在病床上。他已經(jīng)臥床數(shù)日了。見此情況我稍事問候便起身告辭,以免打攪。夏公平躺著衰弱地說:
  

有一個擔心
……”

  我連忙湊過去,以為他有什么話要告訴我。
  他繼續(xù)說:

現(xiàn)在從計劃經(jīng)濟轉(zhuǎn)變成為市場經(jīng)濟,而我們的青作家太不熟悉市場經(jīng)濟了。他們懂得市場么?如果不懂,他們又怎么能寫出反映現(xiàn)實的好作品來呢?


  我感到驚訝。在臥床不起的情況下,夏公關(guān)心的仍然是中國的文學事業(yè)。
  他的離去也是頗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一九九五一月二十一日,他清晨起來吃早飯的時候就感覺不好,發(fā)了點脾氣,摔了一樣器皿。于是他自覺不對頭,找了子女來,從容地、周到地、得體地吩咐了后事。他說,在他九十五歲生日的時候有關(guān)方面搞的活動,對于他有一個評價,除去溢美的水分,他自己還是滿意的。他希望自己走了以后,不搞什么活動,把骨灰撒到他的家鄉(xiāng)
——
浙江
——
錢塘江里。談到料理后事的時候,他還提到了陳荒煤與王蒙的名字。兩個小時以后,他昏迷過去,從此再沒有蘇醒過來,直到春節(jié)休假過后上班的第二天,他溘然長逝。他一輩子清清白白,走也是清清白白地走的,
  不知道這里有什么緣分,以陰歷計算,我與夏老出生在同一天,即重陽節(jié)的前一天
——
陰歷九月八日。我現(xiàn)在住的房子,是夏老住過的。他在九十代初期還特意來他的舊居
——
我的也已經(jīng)不算新的房子來看了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62427.html

相關(guān)閱讀:《永不錄用》閱讀答案
心靈的平等 閱讀答案
尋找媽媽的尋人啟事 閱讀答案(河南)
認識父親 閱讀答案
鏡泊湖的黃昏 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