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
【甲】先帝知臣謹(jǐn)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①。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②。今賊適疲于西,又務(wù)于東,兵法乘勞,以進趨③之時也。
(選自諸葛亮《后出師表》)
注:
①并日而食:兩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飯。②非計:不正確的計策。③進趨:趕快進兵。
9
.填空。(
2
分)
這兩段文字都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三國”,除蜀國外,另兩國是
與
;文中的“先帝”是
,“陛下”指
。
10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4
分)
①恐托付不效
(
)
②臣非不自惜
也(
)
③故臨崩寄臣以
大事也(
)
④故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
11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①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譯文:
②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譯文:
12
.甲、乙兩文都提出了蜀軍北伐的有利條件,分別找出有關(guān)句子。(
2
分)
甲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
乙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
13
.甲、乙兩段文字在內(nèi)容上都寫到了哪兩層意思?分別概括回答。(
2
分)
答:
參考答案:
9
.魏
吳
劉備
劉禪
10
.①奏效,實現(xiàn)
②愛惜
③把
④所以
11
.①這就是我報答先帝并盡忠陛下的職責(zé)和本分。②我接受任命以后,睡覺不安穩(wěn),吃飯無滋味。
12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今賊適疲于西,又務(wù)于東
13
.表達了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積極主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62565.html
相關(guān)閱讀:《陋室銘》“安貧樂道”比較閱讀及答案(遼寧省朝陽市中考)
閱讀李肇的《王積薪聞棋》答案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閱讀答案附譯文
《桃花源記(節(jié)選)》“小國寡民”比較閱讀及答案
《齊桓公好服紫》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