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為“
可燃冰”
的新能源礦藏有望在10
之后解決我們的能源問題。昨日在滬舉行的院士講壇上,國家973
深海項目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國南海發(fā)現(xiàn)了儲量巨大的“
可燃冰”
。目前國家已啟動8.2
億元人民幣的項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尋找“
可燃冰”
資源。
據(jù)汪院士介紹,“
可燃冰”
是一種甲烷氣體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陸坡上段500
米~1000
米處。其在海底接近冰點和近50
個大氣壓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態(tài)。它外面看似冰,一點火卻可以燒起來,原因是冰內(nèi)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從冰中釋放出來,體積將是水的160
多倍。
汪院士表示,1
立方米的“
可燃冰”
燃燒,相當于164
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所產(chǎn)生的熱值。據(jù)粗略估算,在地殼淺部,可燃冰儲層中所含的有機碳總量,大約是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兩倍。也就是說,“
可燃冰”
如能作為一種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決能源問題。
據(jù)透露,我國已在南海海底發(fā)現(xiàn)了巨大的“
可燃冰”
帶。但目前對于這座新能源的寶庫,科學家還存在不少爭議。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倍~20
倍。所以這種礦藏在遭到破壞后,會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從而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
可燃冰”
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和石油、天然氣相比,它不易開采和運輸,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美的開采方案。
但這樣一種新能源并不會因此就遠離我們。汪院士預計,大約用十時間,人類有望解決好“
可燃冰”
的開采和清潔燃燒的技術(shù)問題,屆時大量的“
可燃冰”
便能用于應付能源危機。
(選自《東方早報》2005
7
月)
1.
結(jié)合全文,請給“
可燃冰”
下一個恰當?shù)亩x。(不能超過30
字)(2
分)
從全文看,開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4
分)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句中“
大約”
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3
分)
文中說:“
對可燃冰的開采,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美的開采方案。”
請你結(jié)合文中知識,大膽想像,設計一種科學的開采方案。(4分)
1.
答案:“
可燃冰”
是一種海底大陸坡上的冰雪般固態(tài)甲烷氣體的水合物。
評分:本題2
分,不得超過30字,意思對即可。
2.
答案:利:燃冰儲層中所含的有機碳總量,大約是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兩倍;能很大程度解決能源問題。弊:會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從而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增加;“
可燃冰”
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不易開采和運輸。
評分:本題共4
分,每個方面答對得2
分。
3.
答案:作比較、列數(shù)字。不能去掉;“
大約”
表估算,去掉后就顯得過于絕對化了,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評分:本題共3
分,說明方法正確得1
分,只答一種不得分;“
不能去掉”
得1
分,分析正確得1
分。
4.
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結(jié)合可燃冰的特點進行設計,體現(xiàn)如何解決“
甲烷氣的大量散失”
和“
不易開采和運輸”
這些問題
評分:本題4分,設計有一定道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64331.html
相關閱讀:全球變暖可能引發(fā)新的冰川期 閱讀答案
說明文《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閱讀答案
《信息時代如何讀書》閱讀答案
中國,最貧窮的揮霍者 閱讀答案(伊春,佳木斯,鶴崗,七臺河,
《水是最好的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