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將見大隗
①
乎具茨
②
之山,適遇牧馬童子,問涂
③
焉,曰:
“
若知具茨之山乎
?”
曰:
“
然。
”“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
曰:
“
然。
”
黃帝曰:
“
異哉小童
!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
”
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
“
夫?yàn)樘煜抡撸噢?br />④
以異乎牧馬者哉
?
亦去其害馬
⑤
者而已矣。
”
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
選自《莊子
·
徐無鬼》
)
譯文
黃帝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馬的少,便向牧馬少問路,說:
“
你知道具茨山嗎?
”
少回答:
“
知道。
”
又問:
“
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嗎?
”
少回答:
“
知道。
”
黃帝說:
“
這位少,真是了不起!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請問怎樣治理天下。
”
少推辭不說,黃帝又繼續(xù)追問。少說:
“
治理天下的人,這與牧馬的人有什么兩樣呢?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馬罷了。
”
黃帝聽了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
牧童
“天師
”
而退去。
1
.解釋:
(
1
)黃帝將
見大隗(要搭,打算)
(
2
)
”“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
曰:
“
然
(是的)
(
3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只,僅僅)
(
4
)亦去其害馬(除去)
2
.翻譯:
(
1
)夫?yàn)樘煜抡,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
(
2
)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黃帝(聽了后)拜了兩拜,又叩頭至地行了大禮,口稱
“
天師
”
而退去。
3
.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_____
對有損國家
、集體、人民利益的團(tuán)體或個人,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處理。
_________
。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
分)
2.
(1)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
拜見)(2)
問涂焉(
通
“途”)
3.
(3)
亦去其害馬者而已(
罷了)(4)
黃帝再拜稽首(
叩頭)
4.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
分)
夫?yàn)樘煜抡,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
治理天下的人與放馬的人有什么不同嗎?
3
.用簡煉的語言概述這個故事的內(nèi)容。(2
分)
短文記敘了一個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
4
.牧童認(rèn)為如何治理天下?(2
分)
牧童認(rèn)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馬即可。
5
.源于這個故事的成語是“害群之馬”,這個成語的比喻義是
比喻是危害大眾集體的人(2
分)
6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馬?
請舉1
~2
個例子。我們應(yīng)怎樣對待這些害群之馬?(
舉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國家利益的壞人即可。我們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與之作堅(jiān)決的斗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64452.html
相關(guān)閱讀:“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閱讀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dǎo)讀《前事不遠(yuǎn) 吾屬之師》閱讀答案附翻譯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明帝說日》附答案及譯文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王育少孤貧”閱讀答案
核舟記 閱讀答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