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知識薄弱
這是成績在高分以下學生的通病,如果一百分的考試咱考了95,那么這一條跟你關系不大,但是如果咱考了59,那你就得好好看看這一條了。我之前也遇見過這樣的老師,很少講基礎知識,覺得講這些丟人,結果他沒有怎么丟人,但是他的學生卻一直丟分。時至今日,還有學生不清楚等式的定義(含有等號的式子),所以他認為1=2不是等式,而認為π≈3。14是等式;還有學生不知道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所以他認為x+1=x-1不是方程,因為它沒有解;還有學生不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定義(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的一次方程組),此類問題林林總總舉不勝舉
2、基本運算能力差
這個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只要是小學計算能力一般,初一基本上也會受影響,同時也和學生的習慣有關,有的初一小孩只要是計算題,就立刻拿出來計算器,啪嗒啪嗒把題算出來了,有時候計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愿意去開動腦筋運算,長此以往,導致計算能力低下,舉個簡單的例子:,這個題一定有人算得18,因為他認為負負得正,,這個題,會有人很沖動地把后面兩個數(shù)先算,因為乘法有結合律啊,多牛掰的一個律啊,然后變成100÷(-2),得-50。唉,不說了,算是淚。
3、實際應用能力差
到了方程和不等式,數(shù)學就開始和生活結合起來了,這個時候有的學生不是很懂生活,因此應用起來可就要了親命了,咱們舉一個例子,這是一個名校的考試題,正好是我之前做的一個免費課的原題,就有一個孩子考試的反應是這樣:唉呀媽呀,這題我見過,我真的見過!我應該是見過的,怎么做的來著?唉呀媽呀我忘了!看題:
超級二中6名教師和234名學生集體外出活動,準備租用45座大車或30座小車.若租用1輛大車2輛小車共需租車費1000元;若租用2輛大車一輛小車共需租車費1100元.(1)求大、小車每輛的租車費各是多少元?(2)若每輛車上至少要有一名教師,且總租車費用不超過2300元,求最省錢的租車方案?
這個題的第一問還是非常簡單的,設大車小車分別為x,y輛。X+2y=1000,2x+y=1100。求得xy分別為400,300。第二問呢就開始有問題了,有的孩子直接設最省錢的方案為x(???),然后算了半天也不知自己算的啥。有的孩子設對了,算得大車4又三分之一輛,我想問車還能租三分之一輛么?一個輪子?三分之一輛車應該只有在車禍現(xiàn)場才能看到啊。有的孩子設二元,后來越算越暈,最后直接吐了,因為他成功地設大小車各為xy輛,然后列出了一個二元一次不等式(400x+300y≤2300),然后就開罵:咱們學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我都覺得條件不夠,您這來了一個二元一次不等式,這是題有毛病還是出題人有毛病啊?
其實這里面首先咱們得了解兩個常識:每輛車得配一個老師,那最多就是6輛,大家都坐大車的時候需要的車是最少的,所以最少也需要5又三分之一輛(240/45),所以就是六兩,那咱們就可以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了400x+300(6-x)≤2300,45x+30(6-x)≥240。
4、邏輯推理能力差
這也是一大丟分點,許多學員希望考試能碰見之前做過的題,或者類似之前做過的題的題,甚至希望數(shù)據(jù)都不要變,只把小明變成小日或者小月,小花變成小化,新題最好不要出,新題型更不能出,因為一旦出了學員容易覺得暈,推理幾步之后就不知身在何處了。咱們舉幾個例子:(m*m+1)x<2,有的人想到了含參不等式,要討論參數(shù)的符號,但是這個題x的系數(shù)一定是一個正數(shù)。|x-2|+|x+3|≥5,這個題許多人想到了分類討論,但是沒有敢于把這個題和數(shù)軸聯(lián)系起來,否則的話,這個兵不血刃就看出答案了,解集為全體實數(shù)。
5、考生缺乏細致的審題和規(guī)范的解題習慣是造成丟分另一重要原因
這可能和學員的性格有關系,我以前也屬于那種趕著投胎型的,邊看題邊做,有時候題還沒有讀完,我這答案就已經(jīng)做出來了,古人云欲速則不達,我這真是太不達了,做的快就錯的快,解題規(guī)范這個也非常普遍,我覺個例子,許多人在寫點的坐標的時候會這么寫A(y、x),這里犯了什么錯誤呢,咱們之前講過一個口訣,橫前縱后加括號,中間不忘加逗號,所以應該是A(x,y),這題兩分,咱三個錯誤,老師怎么好意思給分呢?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72241.html
相關閱讀:2016中考數(shù)學備考資料:數(shù)學考試七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