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fèi)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出師表(節(jié)選)》《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 湖北省黃岡市】 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 25~29題 [ 甲 ]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 【·湖北省黃岡市】
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5~29題
[

]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fèi)
?
、董允等,此皆良實(shí),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bǔ)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shí),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jì)日而待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

]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quán)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shí)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zé)實(shí),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
[
注釋
]
①儀軌:禮儀制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quán)制:合乎適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rèn)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25.
下面選項(xiàng)中加點(diǎn)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2
分)
A.
先帝稱之
曰能

諸葛亮之
為相國
B.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
桓、靈也

終于
邦域之內(nèi)
C.
悉以
咨之

徒以
有先生也
D.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盡忠益時(shí)者
雖仇必賞
26.
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語。
(4分)
⑴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


⑵未嘗不嘆息痛恨
于桓、靈也(


⑶撫
百姓(


⑷犯法怠慢者雖親
必罰(


27.
用?
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2
分)
咸 畏 而 愛 之 刑 政 雖 峻 而 無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勸 戒 明 也
28.
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4分)
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⑵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29. [

]
文中稱贊諸葛亮是

識治之良才”,請結(jié)合
[

]
文加以說明。(
2
分)


【答案】
25. D

2
分)
26.

⑴彰顯(顯示)⑵痛心遺憾⑶安撫,撫慰⑷親人(親近的人)
(4分)
27.
咸畏而愛之
?
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
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2
分)
28.
(4分)
⑴全部來詢問他們,就一定能使軍隊(duì)上下團(tuán)結(jié)、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點(diǎn)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2
分)
⑵善的(好的)沒有(因?yàn)椋┪⑿《华?jiǎng)賞;惡的(壞的)沒有(因?yàn)椋┹p微而不懲罰。(
2
分)
29.
示例甲文中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嚴(yán)明賞罰、親賢遠(yuǎn)佞,并舉薦一批忠臣良將,這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74763.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有負(fù)鹽負(fù)薪者(附翻譯)
韓愈《馬說》司馬光《資治通鑒》比較閱讀答案
文言文比較閱讀理解《出師表》和《誡子書》有答案
《高山流水》閱讀
《曹劌論戰(zhàn)》《景公舉兵欲伐魯》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