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學問與智慧(16分)》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學問與智慧( 16 分) ①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qū)別。學問是寸積銖累而來的,常是各有疆域獨自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興趣,但是它本身卻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 學問與智慧(16
分)
①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qū)別。學問是寸積銖累而來的,常是各有疆域獨自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興趣,但是它本身卻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瞻;它是人生含蘊的一種放射性;它是從人生深處發(fā)出來的,同時它可以燭照人生的前途。
②有人以為學問就是智慧,其實有學問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學問淵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會貫通,舉一不能反三,終身都跳不出書本的圈子,實在說不上智慧二字。反過來說,有智慧的人也不見得都有很好的學問。有一種人,讀書雖然不多,但他憑借經(jīng)驗,運用心得,對于人情事理,都很通達,這樣的人,你能說他沒有智慧嗎?
③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有許多人從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找不到問題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結(jié)果,縱有結(jié)果,亦復無關(guān)宏旨——這便是由于沒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則不然,他縱然研究一個極小的問題,也能探驪得珠
;其問題雖小,而其映射的范圍,卻往往甚大。譬如孟德爾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遺傳的定律,奠下了遺傳學和優(yōu)生學的基礎,就是一個例子。當代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人稱他為牛頓后第一人,他的相對論是科學上一個稀有的創(chuàng)獲,但是他自己卻對人說:“我的發(fā)明其實很簡單,只是你們看不見罷了!”他能看見別人所看不見的,便是他的智慧過人之處。
④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有學問的人,雖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學問一樣,但是智慧卻必須
以學問做基礎,才靠得住。無學問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滅的。它好像肥皂泡一樣,盡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觸即破。惟有從學問中產(chǎn)生出來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燈,可以透過云層,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從學問中鍛煉出來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滅的肥皂泡;它永遠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斷地從水底上涌。也惟有這種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為清澈,最可寶貴。
⑤若把學問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師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鋼骨,決不能成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學、結(jié)構(gòu)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決不能造成莊嚴壯麗的羅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這種絕代的美術(shù)作品,是要靠藝術(shù)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應手,匠心愈能發(fā)揮;構(gòu)造的原理愈進步,藝術(shù)家愈能推陳出新。材料與技術(shù)對于作風的影響,整個美術(shù)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證明。所以學問與智慧是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的。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作者 羅家倫
選文有刪改)
8
.“探驪得珠”是指泅入深水,得到價值千金的珠子。在本文第③段中它的意思是

__

___________



(2
分)
9

第②段主要運用了
_____

_______

的論證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
。(
3
分)
10
.第④段中加點詞“必須”不能刪去的理由是

_____

___________

。

2
分)
11
.說說你對第⑤段中畫線句的理解

___
__

______

。(2
分)
12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_____

________

(3
分)
A
、
學問與智慧,有顯然的區(qū)別


B
、
學問是不能離開智慧的;沒有智慧的學問,便是死的學問
。
C
、
學問固然不能離開智慧,同時智慧也不能離開學問
。

D
、
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
。
13
.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題目(4
分)(2+2
分)
(1
)、
全文圍繞“學問和智慧”展開論述,第一部分(①②段)闡述


____

_____

;
第二部分(③④⑤段)闡述


____

_____


(2
)、全文的論證結(jié)構(gòu)屬于

___

____

關(guān)系. A
.總分
B
.并列
C
.層進
D
.對照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一)《學問與智慧》(16
分)
8
.(2
分)
。對問題探究很深,能把握核心。
9
.(3
分)
,各2
分。對比論證
通過對有學問沒智慧和有智慧沒有很好學問的人的對比,鮮明地論證了學問并非智慧。
10
.(2
分)。“必須”表明學問對于智慧的重要性,體現(xiàn)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
11
.(2
分)。作者強調(diào)了學問是智慧的基礎;學問和智慧融合得越好,就越能創(chuàng)新。
12
.(3
分)。D
13
.(4
分)(1
)學問和智慧的區(qū)別
學問和智慧的關(guān)系
(2
)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78240.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國人與寫字》閱讀答案
《問心無愧 王開林》閱讀答案
《珍惜憤怒 畢淑敏》閱讀答案
有了自信心才有文化影響力 閱讀答案
《環(huán)境與人的性格(節(jié)選)(9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