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器晚成》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器晚成 【原文】 楚莊王①蒞政三,無令發(fā),無政為也。右司馬②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三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不翅,將以長羽翼; 大器晚成
【原文】
楚莊王①蒞政三,無令發(fā),無政為也。右司馬②御座而與王隱曰:“有鳥止南方之阜,三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不谷③知之矣。”處半,乃自聽政。所廢者十,所起者九,誅大臣五,舉處士六,而邦大治。舉兵誅齊,敗之徐州,勝晉于河雍,合諸侯于宋,遂霸天下,莊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見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注釋】楚莊王:即荊莊王,春秋時期五霸之一。公元前613
——591
在位!俄n非子·有度》:“荊莊王并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 ②右司馬:掌管軍政的官員。③不谷:即楚共王。楚共王:春秋時期楚國君主,字不谷。公元前590
——560
在位!俄n非子·十過》:“昔者楚共王與晉厲公戰(zhàn)于鄢陵。”前稱楚莊王似為錯引,實際應是楚共王。
【參考譯文】
楚莊王臨朝執(zhí)政三,沒有發(fā)布命令,也沒有什么執(zhí)行什么政事。右司馬侍候在旁而給楚莊王打了個謎語說:“有只鳥棲息在南邊的土丘上,三不動翅膀,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么名堂?”楚莊王說:“三不動翅膀,將因此長成羽毛;不飛翔也不鳴叫,將因此觀察民眾的行為準則。雖然沒有飛翔,飛起來必然會直沖云霄;雖然沒有鳴叫,但叫起來必然會驚動人世。先生你放心吧。我知道你的用意了。”就這樣過了半,莊王便親自處理政事。所廢棄的法令有十條,所興起的事情有九件,懲處大臣五個,提拔讀書人六個,而邦國治理得很好。又起兵征討齊國,在徐州打敗了它,戰(zhàn)勝晉國在河雍地區(qū),在宋國聯合了諸侯,于是稱霸天下,莊王不去做小事而壞大事。所以有大的名聲;不較早表現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有大的功勞。所以說:“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大的聲音很難得聽到。”
閱讀訓練】
1
.解釋
(1
)蒞:到,臨
(2
)御:侍奉
(3
)止:停留
(4
)名:名字
(5
)長:生長
(6
)觀:觀察
(7
)釋:釋放
(8
)知:知道
(9
)誅:殺
(10
)舉:推薦
(11
)舉:發(fā)動
(12
)霸:稱霸
2
.翻譯
(1
)莊王不為小害善。故有大名。

楚莊王不因為好事太小而不做,這樣就有了高的名望。
(2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有大才干的人成就往往較晚,而大的聲音會讓人聽不到。
3
.選文講述的是楚莊王勵精圖治,振興楚國的故事,也是成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出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79914.html

相關閱讀:愛蓮說 閱讀答案(荊門)
齊王筑城 閱讀答案
《孟嘗君出行五國》閱讀答案及翻譯
取材于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子貢問政”比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