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節(jié)選自朱光潛《談文學(xué)》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題。( 9 分) 尋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暢通時也有蔽塞時。大約要思路暢通,須是精力彌滿,腦筋清醒,再加上風(fēng)日清和,窗明幾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
題。(
9
分)

尋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暢通時也有蔽塞時。大約要思路暢通,須是精力彌滿,腦筋清醒,再加上風(fēng)日清和,窗明幾凈,臨時沒有外擾敗興,雜念縈懷。這時候靜坐凝思,新意自會像泉水涌現(xiàn),一新意釀成另一新意;如此輾轉(zhuǎn)生發(fā),寫作便成了人生一件最大的樂事。一般“意興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提筆作文時最好能選擇這種境界,并且最好能制造這種境界。不過這是理想,有時這種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時雖然條件具備,文思仍然蔽塞。在蔽塞時,我們是否就應(yīng)放下呢
?
抽象的理論姑且丟開,只就許多著名的作家的經(jīng)驗來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獲。唐人有“吟成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傳說,李白譏誚杜甫說“借問近來太瘦生,總為從來作詩苦”,李長吉的母親說“嘔心肝乃已”。福樓拜有一封信札,寫他著書的艱難說:“我今天弄得頭昏腦暈,灰心喪氣,我做了四個鐘頭,沒有做出一句來,今天整天沒有寫成一行,雖然涂去了一百行。這工作真難
!
藝術(shù)啊,你是什么惡魔
?
為什么要這樣咀嚼我們的心血
?
”但是他們的成就未始不從這種艱苦奮斗得來。元遺山《與張仲杰論文詩》說:“文章出苦心,誰以苦心為
?
”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見。就我個人所能看得到的來說,苦心從不會白費的。思路太暢時,我們信筆直書,少控制,常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剝繭抽絲,鞭辟入里,處處從深一層著想,才能沉著委婉,此其一?嗨荚诋(dāng)時或許無所得,但是在潛意識中它的工作仍在醞釀,到成熟時可以“一旦豁然貫通”,普通所謂“靈感”大半都先經(jīng)苦思的準(zhǔn)備,到了適當(dāng)?shù)臅r機(jī)便突然涌現(xiàn)”,此其二。難關(guān)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馳騁自如?嗨际谴蛲y關(guān)的努力,經(jīng)過一番苦思的訓(xùn)練之后,手腕便逐漸嫻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縱遇極難駕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揮目送,行所無事,此其三。大抵文章的暢適境界有兩種,有生來即暢適者,有經(jīng)過艱苦經(jīng)營而后暢適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實這中間分別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難免膚淺,由困難中獲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尋味,這是鉛錫與百煉精鋼的分別;也是衰簡齋與陶淵明的分別。王介甫所說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是文章的勝境。(節(jié)選自朱光潛《談文學(xué)》)
5
.原文有畫線句子
一般‘意興淋漓

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

,
不符合句中“此”字所指的一項是






A

做好“尋思”這一作文的第一步的重要工作。

B

精力彌滿,腦筋清醒,周圍環(huán)境宜人,適合創(chuàng)作。

C
.思想上沒有雜念,外界沒有影響、干擾的因素。

D

凝神中新意不斷地涌現(xiàn),達(dá)到了寫作最理想的境界。
6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唐人有“吟成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傳說,這說的就是“苦思”,正是這種苦思才有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成就。

B

思路太暢時信筆直書,缺少控制,就會流于浮滑;而苦思就能逐步深入,想得深刻,寫出的文章沉著委婉,

C
.人們所說的
“靈感”大都是在苦思中醞釀,它會經(jīng)過苦思的準(zhǔn)備,一旦到了成熟的時候就突然涌現(xiàn)出來。

D

苦思的訓(xùn)練會使寫作方法逐漸嫻熟,思路不易不落平凡,即使極難駕御的情境也可以得心應(yīng)手地把握和表現(xiàn)。
7
.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
.思路暢通是作文的理想境界,但是這種境界不容易得到,一旦具備了思路暢通的條件,文思就不會蔽塞了。

B
.苦思有多方面的收獲,它能使作文擺脫浮滑,為“靈感”的涌現(xiàn)做準(zhǔn)備,可以打破作文中的難關(guān),達(dá)到作文的最佳境界。

C
.作文的暢適境界有生來的,也有艱苦經(jīng)營的,成功的作品雖然分別很大,但是它們具有共同點,那就是平易。

D
.由苦思獲得平易的文章深刻耐人尋味,
王介甫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參考答案:
5

A
(題干句說的是

興會淋漓

的文章的寫作
,
指已具備了思路暢通的寫作條件
,
并非指尚在

尋思

之中。)
6

B
(前半句
,
原文

流于浮滑

前有

常易

二字
,
意思不同于

就會
”;
后半句
,
原文用

才能
”,
而不是用

就能
”,
表意不同。)
7

B

A

,
與原文

有時雖然條件具備
,
文思仍然蔽塞

不合。
C

,
原文

好像都很平易
,
其實這中間分別很大


,


好像

一詞。
D

,
原文

由困難中獲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尋味

中有

大半

一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81431.html

相關(guān)閱讀:《留點空白》閱讀答案
《杜甫“很忙”,經(jīng)典“很受傷”》閱讀答案
肖復(fù)興《朋友,你并不比殘疾人高貴》閱讀答案
《坐忘》閱讀
《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型人才(13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