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洪培欣語文網(wǎng)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路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睹献*
盡心上》)
16
、
下列各項中,對上面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地一項是(
)
A
. 孟子認為如果一味逐利,采取一切手段,不惜鋌而走險,那就是“跖之徒”了
。
B
.“孳孳
”同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意思是孜孜不倦行善的人,是舜的徒弟。
C
.本章生動地描繪了為善者和為利者這兩類人的形象。
D
.在孟子看來,舜和跖之所以相距甚遠,究其根源,就在善與利的一念之差。
17
、孟子認為舜和盜跖的區(qū)別是什么,本段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觀點主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6
. B
,不是徒弟,應(yīng)是“舜這一類人”。
17.
舜追求義,盜跖追求利。孟子認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善惡不同是因為后天的修為不同的緣故。如果每天起來都努力行善,久而久之,就跟舜是同類的人。相反的,每天起來想的都是牟利,不擇手段,鋌而走險,就會迷失本性,就跟盜跖沒有什么分別了。
譯文:孟子說:“雞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類的人;雞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類的人。要想知道舜和跖的區(qū)別,沒有別的,只在行善和求利的不同罷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82807.html
相關(guān)閱讀:“馮道、和凝同在中書”閱讀答案
《任末好學(xué)》閱讀答案及翻譯
《登州海市》閱讀答案
閱讀《〈孟子〉二章》參考答案
《季札贈劍》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