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題。
“
功利的寫作
”
所注重的,是外在的效果,即外界的需要。這當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寫作的時效性,使之大致不落空。并且,外在的效果又能呼應內里的寫作心態(tài),刺激起進一步努力的欲望。所以,這種寫作是較能引出實際的成果來的。但反過來,它也能限制你進一步獲得成果。比如,你是研究明史的,一旦成了明史專家,當你的研究告一段落,或學術興趣業(yè)已轉移,你卻常常不得不屈從于外界的需要和壓力,繼續(xù)負著你這專家的頭銜在老路上走下去。所以,
“
功利的寫作
”
往往能使人
“
盡責
”
或
“
盡職
”
,卻很難使人
“
盡才
”
。
相反,
“
趣味的寫作
”
所注重的是作者自己內心的釋放,是自己的興味和意趣。他不必照顧太多的外在的命令,而只順從自己內心的命令。這樣,他寫作就往往是
“
乘興而起,敗興而止
”
,有時不會引人注目,有時又難免半途而廢,但他始終不會去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他工作起來總是興致勃勃的。一旦出了成果,成了哪一門的專家,他的學術方向或寫作方式仍隨時可有變化,不受外力約束。在這種時候,他反倒能夠做出多種多樣的成績來,也能夠盡情地發(fā)揮他多方面的才華。所以,只有
“
趣味的寫作
”
才可能是真正使人
“
盡才
”
的。
趣味并不是一種平靜不變的東西,它是活著的,是不停流動的,它在人身上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而有趣的過程。它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變化,不可重復,不可在同一個平面上含糊度日,不然,這趣味很快就會變得
“
沒趣
”
極了。由于這一規(guī)律的指引,所以凡注重趣味者,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們的目光就日益尖銳和深刻,他們所注意的事物也就愈艱深不凡了。其實,人對于音樂、美術、書法等等的興趣,無不是如此的。最初的興趣很可能只在淺層次上,只喜歡那些甜膩流俗的作品,但只要這種興趣長久地存在著,它就必然有所發(fā)展,漸漸地,興趣就會向深處轉化,天長日久,很可能就成了一個能欣賞高層次作品的專家!
于是我們就明白了,為什么過去有許多叱咤風云的作家或詩人,到中以后,竟會不約而同地沉入到一些較為遙遠而艱深的學術課題中去,并且常有人是沉入到
“
國學
”
中去了。
6
.下列關于
“
功利的寫作
”
和
“
趣味的寫作
”
的比較,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
“
功利的寫作
”
時效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證,
“
趣味的寫作
”
有時保證不了時效性。
B
.
“
功利的寫作
”
注重外界的需要,
“
趣味的寫作
”
注重作者自己內心的釋放。
C
.
“
功利的寫作
”
往往能使人
“
盡職
”
,
“
趣味的寫作
”
能使人發(fā)揮多方面才華。
D
.
“
功利的寫作
”
通常較能引出實際的成果來,
“
趣味的寫作
”
一旦出了成果就會改變創(chuàng)作的方向。
7
.下列對
“
趣味
”
的理解,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
.趣味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有一些變化,如果它一直停留在同一個平面上,就會變得
“
沒趣
”
。
B
.趣味并不是一種平靜不變的東西,它是活著的,不停地流動的,它的存在是一個復雜而有趣的過程。
C
.趣味有深層次和淺層次,最初的興趣很可能是淺層次上,只喜歡那些甜膩流俗的作品,但只要這種興趣長久地存在著,它就必然有所發(fā)展。
D
.趣味對人具有引導作用,引導人們關注艱深的事物,凡注重趣味者,他們的目光會日益尖銳和深刻。
8
.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
的一項是
(
)
A
.只有
“
趣味的寫作
”
才可能真正使作家或詩人
“
盡責
”
、
“
盡職
”
和
“
盡才
”
,也才能盡情地展示和發(fā)揮作家或詩人多方面的藝術才華,從而達到更高的藝術境地。
B
.注重
“
趣味寫作
”
的作者,始終不會去做不感興趣的事,他們的寫作方式隨時可有變化,不受外力約束,因而能做出多種多樣的成績來。
C
.有的作家或詩人,中后會沉入到某些學術課題中去,是因為這些作家或詩人的目光日益尖銳和深刻,他們所注意的事物也愈益艱深不凡。
D
.
“
功利的寫作
”
常常會限制作家進一步獲得成果,因為即使他們的興趣發(fā)生了轉移,卻又不得不屈從于外界的壓力,為
“
需要
”
而寫作。
參考答案:
6
.
D
(后半句不對)
7
.
C
(缺少
“
很可能
”
)
8
.
A
(
“
盡責
”“
盡職
”
錯誤,它是
“
功利寫作
”
的特征,而不是
“
趣味寫作
”
的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87636.html
相關閱讀:“蘋果公司創(chuàng)立者喬布斯的離去給世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閱讀答
學會“拐彎” 閱讀答案(湖州中考)
《足球進校園》閱讀答案
閱讀《將逆境踩在腳下》附答案
《小處的優(yōu)美與大處的壯闊》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