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生物網(wǎng)為您推薦的七年級生物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檢測題(附答案和解釋),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七年級生物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檢測題(附答案和解釋)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1.(2011福建福州學業(yè)考)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中,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在載玻片中央滴生理鹽水 B.用鑷子撕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C.蓋蓋玻片時一側先接觸水 D.用碘液染色
【解析】選A.此題考查的是制作洋蔥鱗片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過程,難度中等。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而不是生理鹽水,如果滴加生理鹽水,導致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失水,不能保持細胞原有的形態(tài),無法真實地觀察到細胞結構。
2.(2011甘肅蘭州畢業(yè)考試)右圖是成熟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對細胞有保護和支持作用的結構是 。
(2)水稻苗吸收含硅的無機鹽多,而吸收含鈣的無機鹽少,主要是因為 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
(3)儲存遺傳信息的結構是 。
(4)在有氧的情況下,能將有機物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有機物中的能量供細胞利用的結構是 。
(5)切洋蔥時聞到一種辣味,該物質存在于 中。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是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其功能,難度中等。從圖中可以看出,①是細胞壁,對細胞起到支持和保護作用;②是細胞膜,除了具有保護作用以外,還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③是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也是綠葉成為綠色的主要原因;④是細胞核,里面有主要的遺傳物質;⑤是液泡,里面有細胞液,植物細胞的氣味和味道等物質都存在于細胞液中;⑥是線粒體,這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共有的結構,和呼吸作用有關,在有氧的情況下,線粒體能將有機物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有機物中的能量供細胞利用。
答案:(1)細胞壁 (2)細胞膜 (3)細胞核 (4)線粒體 (5)液泡
3、(2010金華中考)在光線明亮的實驗室里,觀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細胞后再觀察顏色較深的黑藻葉片細胞,為便于觀察,此時應( )
A.改用凹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鏡、縮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
【解析】選A。此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使用。顯微鏡的結構中,能調節(jié)光線強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鏡,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強光下,應用小光圈,弱光下,應用大光圈;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強光下,用平面鏡,弱光下,用凹面鏡;觀察顏色較深的黑藻葉片細胞應用凹面鏡和大光圈。
4. (2010蘇州結業(yè)考)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發(fā)現(xiàn)視野內有一淋巴細胞(如右圖)。為了進一步對該細胞進行觀察,應將其移到視野正中央。則臨時裝片的移動方向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對顯微鏡成像特點的理解與應用。顯微鏡成倒像,因此物與像的移動方向剛好相反。一淋巴細胞的物像偏在視野的右上方,移到視野中央,物像應該向左下方移動,標本應該向其相反方向移動,即向右上方移動。
5.(2009福州學業(yè)考)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下面步驟正確的是 ( )
A.用餐巾紙擦拭載玻片 B.將洋蔥塊直接放置顯微鏡下觀察
C.將蓋玻片一邊先接觸水滴,再緩緩蓋上 D.染色時掀開蓋玻片,滴入染液
【解析】選C。本題主要考查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是:①用紗布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③用鑷子撕去洋蔥鱗片葉內表面的薄膜;④用解剖針將水滴中的薄膜展平;⑤蓋蓋玻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先讓它的一側接觸液滴,然后緩緩放平;⑥用碘液染色:將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
6.(2010溫州學業(yè)考)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和觀察蝸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別是( )
A.顯微鏡、放大鏡 B.放大鏡、放大鏡
C.顯微鏡、顯微鏡 D.放大鏡、顯微鏡
【解析】選A。此題主要考查生物實驗器材的使用。洋蔥表皮細胞非常小,應用顯微鏡觀察,蝸牛的爬行用肉眼就可看見,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
7. (2010臨沂學業(yè)考)小明同學在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內有一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裝片時,污點均不動,你認為污點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結構上( )
A.反光鏡 B.目鏡 C.物鏡 D.裝片
【解析】選C。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在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如果視野內有污點,則污點一定存在于光線通過的裝片、物鏡和目鏡。當轉動目鏡和移動裝片時,污點均不動,則說明污點最可能位于物鏡。
8.(2009宜興學業(yè)考)下列制作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中,它們的先后順序應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解析】選D。此題考查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可概括為: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蓋、六染。蓋片時,為了避免產(chǎn)生氣泡,應讓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后慢慢放平。
9.(2009濟寧中考)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其作用是( )
A. 保持細胞的形態(tài) B. 避免細胞皺縮 C. 避免細胞脹破 D. 離散口腔上皮細胞
【解析】選A。本題主要考查對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過程的理解。解答本題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⑴現(xiàn)象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而非清水。⑵原因分析:人體內細胞生活環(huán)境的濃度為0.9%,實驗時使用0.9%的生理鹽水可以使細胞不因吸水而脹破細胞,也不會因失水而導致細胞變形,這樣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⑶易混點:①制作植物細胞玻片標本時為了便于觀察液泡而使用清水;②植物細胞吸水不會脹破的原因是因為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的保護。
10.(2009江門學業(yè)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 ( )
①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③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④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均勻地涂抹幾下⑤滴加碘液染色 ⑥蓋上蓋玻片
A.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④⑥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⑥④⑤
答案:B
11. (2009淮安中考)步驟②和④滴加的液體分別是 ( )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碘液
【解析】選C。第②步是染色,滴加的是碘液,目的是便于觀察;第④步是滴的是清水,滴清水時要注意水滴的大小,水滴太小容易產(chǎn)生氣泡或干涸,影響觀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載玻片而污染顯微鏡。
12.(2009安慶中考)下圖為某同學在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中,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要使圖像從視野①變?yōu)橐曇阿诘臓顟B(tài),應將裝片向 移動;要使圖像從視野②變?yōu)橐曇阿鄣臓顟B(tài),應轉動 ,換成高倍物鏡;要使圖像從視野③變?yōu)橐曇阿艿臓顟B(tài),應用 進行調節(jié)。
(2)在視野②中,洋蔥鱗片葉表皮有部分重疊,這是因為制作臨時裝片過程中 。(3)從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來看,洋蔥的葉屬于 ,視野④所示的部分屬于 組織,它由一些排列緊密的細胞構成。
【解析】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和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圖示和正確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圖示①物像偏向了視野的右下方,要將物像向左上移到,才能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如圖②,裝片的移動方向與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應向右下方移動;視野③與視野②相比,放大倍數(shù)增大,應轉動安放物鏡的轉換器,換成高倍鏡,但視野③中物像不清晰,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視野②中標本重疊,是由于將洋蔥表皮放入載玻片的清水中后沒有展平;葉是器官,葉的的表皮是保護組織。
答案:(1)右下方 轉換器 細準焦螺旋 (2)沒有將葉表皮展平 (3)器官保護
13.(2009株洲中考)右圖所示是列文虎克當年使用的顯微鏡。據(jù)圖回答問題:
(1)與現(xiàn)在的顯微鏡比較,列文虎克當年使用的這臺顯微鏡盡管比較簡單,但是,它卻有相應的基本結構。請在圖中標注目鏡、反光鏡這兩個結構。
(2)與現(xiàn)在同學們使用的顯微鏡相比,列文虎克當年使用的這臺顯微鏡缺少什么結構,這將給顯微鏡的使用帶來怎樣的不便(至少指出一點)。
①缺少的結構 ;②帶來的不便 。
(3)孫悟同學用同一臺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通過調整目鏡、物鏡和細準焦螺旋,觀察到的圖像如下,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4)上面看到的是人體的成熟紅細胞,下列關于該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是數(shù)量最多的血細胞 B.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水
C.其中含有血紅蛋白D.其中含有46條染色體
(5)孫悟同學又觀察了洋蔥表皮裝片,發(fā)現(xiàn)洋蔥表皮細胞與人血細胞相比,多了細胞壁、液泡等結構。畫一個洋蔥表皮細胞,并在圖中標注細胞壁和液泡。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方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識別圖示。(1)圖示中列文虎克當年使用的顯微鏡與現(xiàn)在的顯微鏡相比,結構雖然簡單,但都有最基本的光學部分,如:目鏡、物鏡、反光鏡等。(2)列文虎克當年使用的顯微鏡缺少一些調節(jié)結構,如:無轉換器,不方便更換物鏡;無粗準焦螺旋,不能快速調節(jié)鏡筒的升降;無細準焦螺旋,不能進行精細調節(jié)等。(3)孫悟同學用同一臺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所用目鏡、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不同,所觀察視野亮度就不同,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反之,視野越亮。(4)人體細胞內的染色體位于細胞核內,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因此,紅細胞內不含染色體。
答案:(1)見圖4
(2)①無轉換器
②不方便更換物鏡
(或無粗準焦螺旋,不能快速調節(jié)鏡筒的升降;或無細準焦螺旋,不能進行精細調節(jié))
(3)B
(4)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491109.html
相關閱讀:2016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練習題:細菌和真菌